梁维栋
赠郑惟超北上廷试 【原诗】 洪蒙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亦寥廓。 伊谁矫矫出风尘,振羽凌霄齐碧落。 羡君世代本名流,史刺南恩燕翼稠。 箕裘饶汝绍前烈,书记翩翩上帝州。 虹霓直吐三千丈,鹏鹗横飞九万秋。 生平耻混醯鸡侣,生平肮脏思轩举。 不作江南老步兵,誓向中州摩壁垒。 壮志方当强仕时,那须瞬目后扬眉。 愿君勿作容容态,贾生痛哭君所知。 只今桑孔遍九服,搜采榷酤时仆仆。 磨牙吮血竞鹰鹯
【注释】 大人:指瀑布霞岛。多丽壑:多姿的山壑。觅奇观:寻觅奇异的景观。刹:指寺庙。瑞草龙髭似:指寺前古柏树形似龙髭。芳苔鸟篆看:指苔藓上的篆刻。月光时隐见,霞色远弥漫:指夜幕降临,云霞四溢。 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指陡峭的崖壁上有梯子和石阶。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指在崖边侧身而立,屏住呼吸向下俯视急流的水。旋惊鸟道难:忽然发现鸟飞之路危险。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指攀援树木向上攀登
诗一: 扬帆逐浪过江湄 - 扬帆:指驾驶船帆。 - 逐浪:追逐波涛。 - 过江湄:通过江边,即渡江。 译文:在宽阔的江面乘风破浪。 注释:江湄,江岸。 赏析:描绘诗人乘船渡过宽广的江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诗二: 白眼何曾青转时 - 白眼:比喻不屈或愤怒的眼神。 - 青转时:形容时间变化,此处暗指岁月变迁。 译文:我从未感到愤怒,因为岁月如白驹过隙般快速流逝。 注释:白眼
【译文】 怪石峥嵘高耸入云,山似蜡烛矗立云端。至今风度依然令人仰慕,万载荒陵杜鹃声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张曲江祖坟前的蜡烛山上,观景怀人,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怪石岩峨撼百川”,这一句是总写蜡烛山的气势雄伟。“怪石”二字,既点明地点,又突出主题。诗人从远处、大处着墨,勾勒出山势之奇伟。而“岩峨”,则是强调其巍峨高峻;“撼百川”则表明其势不可挡。这两句,既写出了山的形貌
【注释】 过十八滩:经过十八个险滩。 陆路崎岖不易行:在陆地上道路艰难,不易行走。 波流湍激倍心惊:波浪汹涌,水流湍急,更使人感到惊恐。 世途倾险都如此:世间的道路都是这样危险重重。 那得停桡舟不横:怎能停下桨,让船不偏斜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过十八滩时所写。十八滩是长江三峡中最著名的险滩之一,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注释】 乌牛:指乌牛山。亦食江边草:在山上吃江边的草。堪笑:可笑,可叹。红尘:尘世,人世间。奔逐客:追逐名利的人。劳劳:辛苦的样子。为(wèi):为了,介词。利名牵:利名所羁。牵:束缚。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那些追逐名利而终归无所得的俗人们的讽刺。首二句以乌牛山的景色来比喻世俗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思长远打算的人们。三、四两句则直接讽刺了他们,说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忙碌
```text 谁言茉莉香无姿,国色常兼白雪奇。 注释: 茉莉(mò lì):一种花卉。香无姿:形容香味独特,无法用言语描述。国色:指美丽的国家或人。常兼:常用作比较,此处指经常被用来作为比喻的对象。白雪:形容纯净无暇的美态。奇:奇特,不同寻常。 赏析: “谁言茉莉香无姿”表达了茉莉花香的独特性和非凡之处,即使没有直接的形容,也能令人心生向往。“国色常兼白雪奇”则是将茉莉的美丽与纯洁相媲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 首联中“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三”的意思是:甄国公因哥哥的冤屈被冤枉了10年,上天和神明都为他感到气愤,终于使他得到了平反昭雪。20多年来,他的家境渐渐好转起来,这难道不是天恩吗
逐波穿浪泊龙游,渔笛声声过客舟。 注释1:逐波、穿浪: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时水花和波浪相随的样子,这里形容诗人乘坐的船在江面上行驶得非常快。 注释2:龙游:比喻大江大河。 注释3:异乡风月白人头:指夜晚月光下的江面景色美丽迷人,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风光,而“白人头”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诗人乘坐着船只在大江大河中穿梭前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西湖美景的七律。首联写西子湖春色迷人,“映日荷花”句写荷花之美丽;颔联写西子湖畔美人西施冷然一笑,倾国倾城,陶朱公即范蠡,不愿做官而弃官归隐,此处借指西湖之美使人神怡心旷;颈联紧承颔联而来,以“怪得”二字点出西子湖畔人美、景美的神奇。尾联用典,赞美西湖之美胜过西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