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多丽壑,谁此觅奇观。
一刹从天外,诸峰特地攒。
泉迎三涧落,瀑洒万珠寒。
瑞草龙髭似,芳苔鸟篆看。
月光时隐见,霞色远弥漫。
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
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
欲尽诸天胜,旋惊鸟道难。
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
流响俱弦管,林香半蕙兰。
云松窥定密,霞岛得传单。
说法天花坠,翻经贝叶残。
君登能者岸,余访志公坛。
妙辩驱尘劫,深谈沦腑肝。
传餐香积远,啜茗露华漙。
却恨林泉外,苍生未奠安。
【注释】
大人:指瀑布霞岛。多丽壑:多姿的山壑。觅奇观:寻觅奇异的景观。刹:指寺庙。瑞草龙髭似:指寺前古柏树形似龙髭。芳苔鸟篆看:指苔藓上的篆刻。月光时隐见,霞色远弥漫:指夜幕降临,云霞四溢。
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指陡峭的崖壁上有梯子和石阶。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指在崖边侧身而立,屏住呼吸向下俯视急流的水。旋惊鸟道难:忽然发现鸟飞之路危险。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指攀援树木向上攀登,进入寺院后沿长廊走。流响俱弦管,林香半蕙兰:指寺院里的钟声与琴声,以及兰花的香气。云松窥定密,霞岛得传单:指云雾中松树林中的秘法,以及瀑布霞岛上和尚传授的法门。说法天花坠,翻经贝叶残:指佛经上的文字如天上的花瓣纷纷坠落,贝叶经残破不堪。君登能者岸,余访志公坛:我登上能够登顶的地方,你则去拜访志公和尚。妙辩驱尘劫,深谈沦腑肝:指用高明的辩论方法消除尘世的烦恼,深入的谈话可以让人忘却世俗的痛苦。传餐香积远,啜茗露华漙:指僧人吃斋时,饭菜散发着阵阵香味;喝的是清泉水,水中含有茶香。却恨林泉外,苍生未奠安:却为外面那些被战乱折磨、无法安居乐业的人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咏瀑布寺的诗作。全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瀑布的奇观和瀑布寺的建筑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瀑布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够远离战乱、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第一二句“大人多丽壑,谁此觅奇观。”诗人以赞叹的语气赞美了瀑布霞岛的风景,表达了他对于这个美丽景观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一刹从天外,诸峰特地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瀑布霞岛的壮丽景色,突出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第五六句“泉迎三涧落,瀑洒万珠寒。”诗人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旁,感受到了它的磅礴气势。
第七八句“瑞草龙髭似,芳苔鸟篆看。”诗人通过对瑞草和苔藓的描绘,展现了瀑布霞岛上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瀑布霞岛上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
第九十句“月光时隐见,霞色远弥漫。”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瀑布霞岛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瀑布霞岛夜景的喜爱之情。
十一十二句“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诗人通过描绘悬崖和石梯等险峻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瀑布霞岛的危险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这些危险的敬畏之情。
十三十四句“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瀑布霞岛上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十五十六句“欲尽诸天胜,旋惊鸟道难。”诗人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激动和惊喜之情。
十七八句“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诗人通过描绘攀爬的场景和攀援的动作,表现了他在瀑布霞岛上的行动力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这次探险经历的满足和喜悦之情。
十九二十句“流响俱弦管,林香半蕙兰。”诗人通过描绘流水的声音和空气中的香气,进一步表现了瀑布霞岛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热爱之情。
二十一二句“云松窥定密,霞岛得传单。”诗人通过对云松和传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这里的神秘之感和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这个地方的好奇之情。
二十三四句“说法天花坠,翻经贝叶残。”诗人以神话传说的方式描绘了瀑布霞岛上的宗教氛围和文化内涵,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最后几句“君登能者岸,余访志公坛。”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瀑布霞岛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探寻佛教教义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瀑布霞岛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考。它既是一首咏瀑布寺的诗作,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