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西子醉春风,映日荷花坠粉红。
冷然一笑倾人国,怪得陶朱不愿公。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西湖美景的七律。首联写西子湖春色迷人,“映日荷花”句写荷花之美丽;颔联写西子湖畔美人西施冷然一笑,倾国倾城,陶朱公即范蠡,不愿做官而弃官归隐,此处借指西湖之美使人神怡心旷;颈联紧承颔联而来,以“怪得”二字点出西子湖畔人美、景美的神奇。尾联用典,赞美西湖之美胜过西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曾闻西子醉春风,映日荷花坠粉红。
冷然一笑倾人国,怪得陶朱不愿公。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西湖美景的七律。首联写西子湖春色迷人,“映日荷花”句写荷花之美丽;颔联写西子湖畔美人西施冷然一笑,倾国倾城,陶朱公即范蠡,不愿做官而弃官归隐,此处借指西湖之美使人神怡心旷;颈联紧承颔联而来,以“怪得”二字点出西子湖畔人美、景美的神奇。尾联用典,赞美西湖之美胜过西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携:带领;预:事先;诸:众。飞:飞翔;觞:古代盛酒的器具;诸:众多;青松:松树;涛:水声;笙歌:乐器和歌声;白雁鸢:大雁和老鹰;鸢:鹰;稚语:小孩子的话;黯:阴暗的样子;插:插着花;醉扶落帽还穿屐:喝醉了,把帽子扶起来,穿着木屐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石坛时,与友人们同游赏景,饮酒赋诗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意境深远。 首联“挈友飞觞上石坛,诸峰晴霁客怀宽”,点明题意
梅关怀古 庾岭何人倩五丁,张公不负此山灵。 千年孔道纡筹策,百代奇勋勒鼎铭。 不断车书趋北阙,联翩旌宠下南溟。 黄梅亦是传衣钵,水自分流草自青。 注释: 1. 庾岭何人倩五丁: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在南阳时,曾请当地的工匠用五丁神的力量凿石开路,以便运输军需物资。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来表达对马援的敬仰之情。 2. 张公不负此山灵:张公是指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他曾经在这首诗中提到过庾岭这个地方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步入飞来兴不稀,洞灵仙侣此中归。 注释:步入,意味着进入或登临;飞来,可能是指某地或者某种境界;洞灵仙侣表示这里有许多仙境中的仙人。此中归表明这些仙人都回到了这里。 译文:我步入了这飞来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兴奋,因为这里有着许多仙境中的仙人。 2. 犀沉锁没川仍媚,猿去环空石自辉。 注释:犀沉,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动物,也可能是形容景色的华丽;锁没川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一位名叫白鹇的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丹凤翔飞久未远,因思好鸟出尘寰。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只丹凤在天空飞翔了很久,没有离开,因此思念这只美丽的鸟儿,它从尘世中飞出来。这里的“丹凤”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文多绣错烟霞合,影静园林燕雀闲。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只白色的鸟儿身上有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就像烟雾和云霞一样美丽,它的影子静静地停在园林里
【解析】 此诗前半写自己归隐故里,后半写对远在海天之遥的故人的思念。首联“一辞燕赵返故乡,匹马萧萧奔夕阳”是说诗人告别燕、赵两地后,独自骑马返回家乡;“萧萧”一词用拟声词形容马行走时的脚步声,表现出诗人归乡时急切的心情。颔联“新冢偶怜涕泪合,故人遥隔海天长”,是说诗人路过一处新近死去的人的墓地,不禁伤心地流下泪水,同时想起远方的故人,两人相隔万里,相见遥遥无期。颈联“东来鱼雁双开瞑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滕王高阁倚江滨,王去江流独怆神。 - 注释: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建筑。这里指的可能是历史上的滕王李元婴,他在此处筑有高阁。 - 译文:《滕王阁》一诗中的第一句,诗人描绘了滕王阁矗立在江边的场景,以及他因友人离去而独自悲伤的情景。 第2句:白雪寒侵词客赋,朱阑绣拥豫章春。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周围美景的赞美
壬申中秋龙弟见寄和之 处处飞觞待月明,一年好景此宵评。 浮云乍改须臾色,天地终留永夜清。 蒲馆师生称赏集,梁园旧好恨难并。 清辉顿有南来雁,能带新诗问弟兄。 注释: 壬申:壬戌年的初六日。 龙弟:作者的兄弟,排行第二,故称龙弟。 和之:作这首诗给龙弟看。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首联写秋夕赏月的情景:处处都有酒杯,等着天上明月出来,这美好的光景全在这一个晚上。颔联写秋夜的景色:天上的浮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766-779)中期和代宗、德宗时期的诗人。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按顺序排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珠矶怀古 珠玑遗迹动凄其,厌说前朝有徙移。 旧路行人芳草在,故园春尽落花知。 梅关峰峭那堪挹,浈水渊深祇自悲。 恨少贞珉传往事,满途燕雀语参差。 注释: 1. 珠矶:指庐山南面的东林寺,因山中有白石如珠而得名。 2. 凄其
过曲江张公墓 一抔传道曲江墓,舆论同瞻大洞天。 银烛高从云外出,玉炉端向冢中悬。 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 惆怅代殊风度远,月明华表鹤蹁跹。 注释: - 过曲江张公墓:游览曲江张公的墓地。 - 一抔传道曲江墓:指曲江张公墓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抔”二字,代表着他一生的信仰和教义。 - 舆论同瞻大洞天:众人共同仰望这座巨大的洞穴,象征着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 银烛高从云外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鲟鳇鱼在夜晚遭受苦雨的景象。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鲟鳇觜黑夜苦雨: “鲟鳇觜”指的是鲟鳇鱼的嘴部。这句诗描绘了鲟鳇鱼在夜间受到暴雨的折磨。 - 鲟鳇三月动云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鲟鳇鱼在春天三个月的时间里会惊动云和雷(即春雷)。这里的“动”可以理解为引发或引起。 - 午夜狂风海上来: 这句诗描述了风从海上吹来,到了午夜时分变得更加猛烈。 -
诗一: 扬帆逐浪过江湄 - 扬帆:指驾驶船帆。 - 逐浪:追逐波涛。 - 过江湄:通过江边,即渡江。 译文:在宽阔的江面乘风破浪。 注释:江湄,江岸。 赏析:描绘诗人乘船渡过宽广的江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诗二: 白眼何曾青转时 - 白眼:比喻不屈或愤怒的眼神。 - 青转时:形容时间变化,此处暗指岁月变迁。 译文:我从未感到愤怒,因为岁月如白驹过隙般快速流逝。 注释:白眼
逐波穿浪泊龙游,渔笛声声过客舟。 注释1:逐波、穿浪: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时水花和波浪相随的样子,这里形容诗人乘坐的船在江面上行驶得非常快。 注释2:龙游:比喻大江大河。 注释3:异乡风月白人头:指夜晚月光下的江面景色美丽迷人,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风光,而“白人头”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诗人乘坐着船只在大江大河中穿梭前行
【译文】 怪石峥嵘高耸入云,山似蜡烛矗立云端。至今风度依然令人仰慕,万载荒陵杜鹃声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张曲江祖坟前的蜡烛山上,观景怀人,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怪石岩峨撼百川”,这一句是总写蜡烛山的气势雄伟。“怪石”二字,既点明地点,又突出主题。诗人从远处、大处着墨,勾勒出山势之奇伟。而“岩峨”,则是强调其巍峨高峻;“撼百川”则表明其势不可挡。这两句,既写出了山的形貌
【注释】 乌牛:指乌牛山。亦食江边草:在山上吃江边的草。堪笑:可笑,可叹。红尘:尘世,人世间。奔逐客:追逐名利的人。劳劳:辛苦的样子。为(wèi):为了,介词。利名牵:利名所羁。牵:束缚。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那些追逐名利而终归无所得的俗人们的讽刺。首二句以乌牛山的景色来比喻世俗中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思长远打算的人们。三、四两句则直接讽刺了他们,说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忙碌
【注释】 大人:指瀑布霞岛。多丽壑:多姿的山壑。觅奇观:寻觅奇异的景观。刹:指寺庙。瑞草龙髭似:指寺前古柏树形似龙髭。芳苔鸟篆看:指苔藓上的篆刻。月光时隐见,霞色远弥漫:指夜幕降临,云霞四溢。 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指陡峭的崖壁上有梯子和石阶。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指在崖边侧身而立,屏住呼吸向下俯视急流的水。旋惊鸟道难:忽然发现鸟飞之路危险。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指攀援树木向上攀登
赠郑惟超北上廷试 【原诗】 洪蒙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亦寥廓。 伊谁矫矫出风尘,振羽凌霄齐碧落。 羡君世代本名流,史刺南恩燕翼稠。 箕裘饶汝绍前烈,书记翩翩上帝州。 虹霓直吐三千丈,鹏鹗横飞九万秋。 生平耻混醯鸡侣,生平肮脏思轩举。 不作江南老步兵,誓向中州摩壁垒。 壮志方当强仕时,那须瞬目后扬眉。 愿君勿作容容态,贾生痛哭君所知。 只今桑孔遍九服,搜采榷酤时仆仆。 磨牙吮血竞鹰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