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岩峨撼百川,生成蜡烛倚云烟。
至今风度人犹慕,万载荒陵咽杜鹃。
【译文】
怪石峥嵘高耸入云,山似蜡烛矗立云端。至今风度依然令人仰慕,万载荒陵杜鹃声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张曲江祖坟前的蜡烛山上,观景怀人,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怪石岩峨撼百川”,这一句是总写蜡烛山的气势雄伟。“怪石”二字,既点明地点,又突出主题。诗人从远处、大处着墨,勾勒出山势之奇伟。而“岩峨”,则是强调其巍峨高峻;“撼百川”则表明其势不可挡。这两句,既写出了山的形貌,也写出了山的神韵。
颔联“生成蜡烛倚云烟”,是具体描写蜡烛山的形象。“生成蜡烛”是虚笔带实,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之高峻。“倚云烟”是实笔,写出了山之突兀、险峻。“蜡烛”二字,既点明了山的形状,又暗含山的形状如蜡烛一样,玲珑剔透。
颈联“至今风度人犹慕,万载荒陵咽杜鹃”,紧承前二句进一步描绘出蜡烛山的特点。“风流”一词,既是形容山风的清雅,也是暗指山的秀丽。“至今风犹人慕”则写出了山的秀美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万载”二字既写出了山的古老,也暗示了山的不朽。“荒陵”二字既写出了墓地的荒凉,也暗示了诗人的悲凉心情。“咽杜鹃”则写出了山中杜鹃鸟的凄婉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哀愁。
全诗以“蜡烛”为题,既写了山的形状,又写了山的精神;既写出了山的气势,又写出了山的特点;既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