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林峦可住仙,拉朋高步我登先。
九州风土皆娱目,独乐田畴大有年。
注释:万叠林峦,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可住仙,形容山林中景色如仙境般美丽。拉朋高步,意为攀登高峰。我登先,指自己登上山峰。九州风土,指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独乐田畴,指独自欣赏农田风光。大有年,意为丰收之年。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过梅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林、田野等景色,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万叠林峦可住仙,拉朋高步我登先。
九州风土皆娱目,独乐田畴大有年。
注释:万叠林峦,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可住仙,形容山林中景色如仙境般美丽。拉朋高步,意为攀登高峰。我登先,指自己登上山峰。九州风土,指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独乐田畴,指独自欣赏农田风光。大有年,意为丰收之年。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过梅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林、田野等景色,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注释】 携:带领;预:事先;诸:众。飞:飞翔;觞:古代盛酒的器具;诸:众多;青松:松树;涛:水声;笙歌:乐器和歌声;白雁鸢:大雁和老鹰;鸢:鹰;稚语:小孩子的话;黯:阴暗的样子;插:插着花;醉扶落帽还穿屐:喝醉了,把帽子扶起来,穿着木屐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石坛时,与友人们同游赏景,饮酒赋诗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意境深远。 首联“挈友飞觞上石坛,诸峰晴霁客怀宽”,点明题意
梅关怀古 庾岭何人倩五丁,张公不负此山灵。 千年孔道纡筹策,百代奇勋勒鼎铭。 不断车书趋北阙,联翩旌宠下南溟。 黄梅亦是传衣钵,水自分流草自青。 注释: 1. 庾岭何人倩五丁: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在南阳时,曾请当地的工匠用五丁神的力量凿石开路,以便运输军需物资。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来表达对马援的敬仰之情。 2. 张公不负此山灵:张公是指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他曾经在这首诗中提到过庾岭这个地方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步入飞来兴不稀,洞灵仙侣此中归。 注释:步入,意味着进入或登临;飞来,可能是指某地或者某种境界;洞灵仙侣表示这里有许多仙境中的仙人。此中归表明这些仙人都回到了这里。 译文:我步入了这飞来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兴奋,因为这里有着许多仙境中的仙人。 2. 犀沉锁没川仍媚,猿去环空石自辉。 注释:犀沉,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动物,也可能是形容景色的华丽;锁没川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一位名叫白鹇的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丹凤翔飞久未远,因思好鸟出尘寰。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只丹凤在天空飞翔了很久,没有离开,因此思念这只美丽的鸟儿,它从尘世中飞出来。这里的“丹凤”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文多绣错烟霞合,影静园林燕雀闲。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只白色的鸟儿身上有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就像烟雾和云霞一样美丽,它的影子静静地停在园林里
【解析】 此诗前半写自己归隐故里,后半写对远在海天之遥的故人的思念。首联“一辞燕赵返故乡,匹马萧萧奔夕阳”是说诗人告别燕、赵两地后,独自骑马返回家乡;“萧萧”一词用拟声词形容马行走时的脚步声,表现出诗人归乡时急切的心情。颔联“新冢偶怜涕泪合,故人遥隔海天长”,是说诗人路过一处新近死去的人的墓地,不禁伤心地流下泪水,同时想起远方的故人,两人相隔万里,相见遥遥无期。颈联“东来鱼雁双开瞑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滕王高阁倚江滨,王去江流独怆神。 - 注释: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建筑。这里指的可能是历史上的滕王李元婴,他在此处筑有高阁。 - 译文:《滕王阁》一诗中的第一句,诗人描绘了滕王阁矗立在江边的场景,以及他因友人离去而独自悲伤的情景。 第2句:白雪寒侵词客赋,朱阑绣拥豫章春。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周围美景的赞美
壬申中秋龙弟见寄和之 处处飞觞待月明,一年好景此宵评。 浮云乍改须臾色,天地终留永夜清。 蒲馆师生称赏集,梁园旧好恨难并。 清辉顿有南来雁,能带新诗问弟兄。 注释: 壬申:壬戌年的初六日。 龙弟:作者的兄弟,排行第二,故称龙弟。 和之:作这首诗给龙弟看。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首联写秋夕赏月的情景:处处都有酒杯,等着天上明月出来,这美好的光景全在这一个晚上。颔联写秋夜的景色:天上的浮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766-779)中期和代宗、德宗时期的诗人。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按顺序排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珠矶怀古 珠玑遗迹动凄其,厌说前朝有徙移。 旧路行人芳草在,故园春尽落花知。 梅关峰峭那堪挹,浈水渊深祇自悲。 恨少贞珉传往事,满途燕雀语参差。 注释: 1. 珠矶:指庐山南面的东林寺,因山中有白石如珠而得名。 2. 凄其
过曲江张公墓 一抔传道曲江墓,舆论同瞻大洞天。 银烛高从云外出,玉炉端向冢中悬。 碑残能识唐朝石,疏在常存金鉴篇。 惆怅代殊风度远,月明华表鹤蹁跹。 注释: - 过曲江张公墓:游览曲江张公的墓地。 - 一抔传道曲江墓:指曲江张公墓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抔”二字,代表着他一生的信仰和教义。 - 舆论同瞻大洞天:众人共同仰望这座巨大的洞穴,象征着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 银烛高从云外出
樟水维舟静夜分,晓传春息满氤氲。 故人颜色壮三月,词客神情恋五云。 注释:樟水维舟指的是在樟树旁的船上休息,静夜里,船夫们休息时交谈着。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充满了生机。 故人颜色壮三月,词客神情恋五云。 注释:故人,指的是朋友李太始。壮三月,意指李太始在春天的时候取得了胜利或成就。词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五云,指的是天上的云彩。 注释:这两句是说,朋友李太始在春天的时候取得了胜利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望阙心雄百万兵,乘风破浪不留停。”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望着朝廷,我的心志像百万士兵一样强大,乘着顺风破浪前行,永不停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自己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决心。 第二句:“浈江江口逢渔父,一个鲜鱼米一升。”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浈江的江口遇到了一位打鱼的老人
【注释】: 1. 温泉混混足堪奇:指温泉水流动的样子奇特。 2. 厌说唐朝洗浴时:表示对唐朝皇帝洗澡的记载已无兴趣。 3. 千古污名流不尽:历史上的污点一直流传至今,难以清除。 4. 汤盘铭是帝王师:汤盘铭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刻有“以德配天,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等内容的玉制盘子,被认为是商王的箴言,后来也被用作帝王的教诲之言。这里的帝王师指的是用汤盘铭作为帝王的教导和警示,使之成为后世的榜样。
骊山禾黍已连阡,谁道强秦冢未迁。 一炬咸阳山岳裂,肯留墓木倚云边。 注释:骊山的田间已经长满了庄稼,谁能说强大的秦国的墓地没有迁移呢?一把火烧毁了咸阳,山岳都裂开了,哪里还会留着秦始皇的坟墓木料靠在云雾缭绕的天边。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骊山田园景象的描绘,反衬出陵墓的荒凉破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陵墓与田野的荒凉,表达了对秦始皇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全诗情感深沉、意蕴深远
【注释】 过十八滩:经过十八个险滩。 陆路崎岖不易行:在陆地上道路艰难,不易行走。 波流湍激倍心惊:波浪汹涌,水流湍急,更使人感到惊恐。 世途倾险都如此:世间的道路都是这样危险重重。 那得停桡舟不横:怎能停下桨,让船不偏斜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过十八滩时所写。十八滩是长江三峡中最著名的险滩之一,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译文】 怪石峥嵘高耸入云,山似蜡烛矗立云端。至今风度依然令人仰慕,万载荒陵杜鹃声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张曲江祖坟前的蜡烛山上,观景怀人,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怪石岩峨撼百川”,这一句是总写蜡烛山的气势雄伟。“怪石”二字,既点明地点,又突出主题。诗人从远处、大处着墨,勾勒出山势之奇伟。而“岩峨”,则是强调其巍峨高峻;“撼百川”则表明其势不可挡。这两句,既写出了山的形貌
逐波穿浪泊龙游,渔笛声声过客舟。 注释1:逐波、穿浪: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时水花和波浪相随的样子,这里形容诗人乘坐的船在江面上行驶得非常快。 注释2:龙游:比喻大江大河。 注释3:异乡风月白人头:指夜晚月光下的江面景色美丽迷人,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风光,而“白人头”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诗人乘坐着船只在大江大河中穿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