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作者对友人景辰的一首答谢之作。诗人在东郊遇雨,便乘兴泛舟,来到朋友的东城。他作《出东城逢场作戏》一诗,写他乘兴出游,到朋友那里去游玩,作诗以自娱。景辰即景辰。这首诗是答谢景辰的一首答谢之作
【诗句释义】 纶音:皇帝的诏旨。率土:全国。如逢:好比遇到了。国用:国家的开支。有赉:赏赐。元丰歌咏:北宋时期的一种文体,多用于歌颂国家大事,风格豪迈激昂。贞观升平: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当时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何幸:多么幸运。岁收:每年的收入。酒家钱:酒铺里的钱。 【译文】 皇帝的诏书终于从九重天传来,整个国家仿佛重新回到了古代的太平盛世。 国家财政充足,应该有所奖赏
注释:水竹清深为吕德机舍北舍南皆活水,万竿修竹四围栽。 青天送月饶先得,苍雪沾泥扫不开。 鱼戏早凉随影逝,鹤鸣何处应声来。 小窗风定茶烟歇,可着纤尘滓绿苔。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的。 首句“水竹清深为吕德机”,描绘了一处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地方。这里的水竹清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十分优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吕德机”可能是这个地点的主人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路过俞建宁故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平泉漫说李家庄,绿野犹传裴相堂。 这句诗的意思是:曾经在平泉这个地方说过李家庄的故事,绿野中还流传着裴相堂的故事。平泉和绿野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他们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 草色暗随春色换,人情还逐世情忙。 这句诗的意思是:草木的颜色随着春天的变化而改变,人的情感也会随着世事的变化而忙碌
【注释】 游天池 唐·李白《游天台山》诗: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天下峰。 我愿身临其间耳,不生世上长飘蓬。 目随飞鸟手缘藤,高出浮图第一层。 漫灭欲无碑后字,长明犹有佛前灯。 云归石室龛俱满,涧落天池水不增。 我是乍来方外客,倒衣相接愧诸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台山游览时写的一首诗。首联写诗人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颔联写诗人站在山顶上,只见古刹的石阶上
这首诗是诗人对天妃宫的赞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 “何年敕赐天妃号,宫阙岧峣入紫冥”这句诗表达了对天妃宫历史地位的肯定。何年敕赐天妃号?这指的是天妃宫在历史上曾经被皇帝赐予过“天妃”的封号。宫阙岧峣入紫冥,宫阁巍峨直插云霄,描绘了天妃宫宏伟壮丽的景象。这里,“何年”、“宫阙”、“紫冥”等关键词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天妃宫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龙女来朝多显异
【解析】 “自”是第一句的韵脚,与“和”押韵;“书屋”指书房,即读书的地方。“自述”是第二、三句的词意。“借俞原举韵”是第四句的词意。第五、六句“写经”是指抄写佛教经典的活动,“问字”是指向人请教学问的活动,都指佛学修养的活动。第七句“心苦”指心情痛苦,“野鹤”指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的鸟儿。第八句“么荷”指荷花,“尧时击壤歌”指尧帝时代的童谣,意思是说:尧帝时的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没有忧愁也没有悲伤
【注释】 紫阳观:在江西贵溪县。 偶然来此问丹砂,坐听松风到日斜:我来到紫阳观,偶然间询问这里的丹砂(炼制仙药的矿石)的情况,坐下来听着松风吹过,直到太阳落山了。 满地白羊都化石,一声黄鹤又还家:地上都是白色的山羊,都被烧成了石头;一阵黄鹤鸣叫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这里用白羊和黄鹤来比喻仙人。 铁炉火暖煨山药,石鼎茶香试井花:用铁制的炉子烧着火,煨着山药,用石制鼎烧着茶,试着品味井中的花茶。
【解析】 1.原举:作者的朋友。 2.华谷口: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秀州城:古称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为古时的姑苏。 【答案】 译文: 未曾坐上陈蕃的床,又去问渡江的行程。今夜待潮时去华谷口,明天看月时到秀州城。得怜稚子牵衣袂,占喜家人验鹊声。试问新年有新作,凭谁寄我慰离情。 赏析: 用“未曾席暖”和“又复拿舟”两个动作描写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句写送别,用“又复”一词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沙允恭的一首和韵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诗歌的珍视。 首句“白石清泉映绿芜”,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白石清泉是诗人心中的净土,绿芜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一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竹居潇洒一尘无”,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竹居是诗人心中的避世之地,潇洒则代表着自在、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