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注释】 ①矶头:江边小山。②桃花水:指桃花汛。③妻孥:妻子儿女。④鱼羹饭:用鱼肉做的汤和米饭,是古代的美味佳肴。⑤利与名:利益,名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雨后到渔家去,看见桃花汛涨满江河,柳枝轻飘水面,渔民捕鱼有鱼有菜,不必为名利而辛苦劳作。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思想,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雪绕鸳湖景绝尘,王恭鹤氅倍风神。此时为子遥相忆,欲作山阴访戴人。 诗词解读与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雪中偶遇友人俞原,被其深情所感动的复杂心情。诗人以“雪绕鸳湖”开篇,描绘出一幅洁白如银、静谧无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王恭鹤氅倍风神”一句,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喻,形容友人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如同古代高士王恭那般飘逸脱俗。这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气质
注释: 生不匡君死报君,赵襄未害杀忠臣。——豫让为了报答君主的信任与恩惠,即使被赵襄王杀害也不会改变他的志向。 头非自漆谁能漆,愧尔何劳更漆身。——豫让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他对自己说:“我的脑袋不是天生就会被涂漆的,怎么能让自己再受到伤害呢。”同时他也为那些试图通过欺骗和背叛来获得名利的人感到羞愧,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徒劳的
过雁无凭望欲迷,春波只隔五茸西。 相思此夜何终极,月在青天水在溪。 这首诗是明朝董纪的作品《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其五》,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过雁无凭望欲迷”: - “过雁”可能指的是迁徙的大雁,象征着旅行或远离的人。 - “无凭”表示没有依靠或无法确定的东西。
“摇落空山无茂林,仅馀松柏岁寒心。”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董纪的《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其二》。下面将依次对诗句进行翻译,并分析其意义及背景。具体如下: 1. 诗句解析: - 摇落空山无茂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峦,没有繁茂的树林。这里使用“摇落”一词,形容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仅馀松柏岁寒心:强调了山中的松树和柏树依然坚强地生长,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草堂真率更无加,悬榻待君能几家。 梅雪轩中春有约,莫教孤负海棠花。 注释: - 草堂:这里泛指作者的住所或居所,表达了一种真诚和坦率的态度。 - 真率:直接而真诚,没有做作或虚伪的成分。 - 悬榻:放下卧具迎接客人的意思,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 家:代指自己或其他人的家庭或居所。 - 梅雪:梅花与雪花,常在冬日被提及,象征着坚韧与纯洁。 - 轩中:指的是书房或房间
子猷访戴 雪夜乘舟意似痴,一时狂态竟谁知。 非关兴尽空归去,自觉无由见戴逵。 注释:在雪夜乘船时,我的心情好像非常痴迷,但这种一时的狂态又有谁能了解呢?我并不是因为兴致全无才回去的,而是觉得没有机会见到戴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戴逵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雪夜乘舟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芭蕉士女二首 其一 惜春情重减香肌,正及提孩学步时。 莫道芭蕉通换叶,已无一笔旧题诗。 注释: 芭蕉士女二首:指诗人对芭蕉和少女的两种不同情感的描绘。 其一:第一首。 惜春情重减香肌:怜惜春天的逝去,心情变得悲伤,肌肤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正及提孩学步时:正当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 莫道芭蕉通换叶:不要说芭蕉可以随着季节变换叶子的颜色。 已无一笔旧题诗:已经没有了当年曾经留下的字迹。 赏析:
注释:夏日炎热口渴时,半醉后喝了点酒,便将冰水装入银瓶内。 夕阳西下时分,梧桐树的影子又投射到了窗棂上。 赏析:诗人在夏日酷热难耐之时,解渴饮酒,半醒之间,觉得口渴已消,便将冰水装入银瓶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天的清凉图景。“暑渴消时”指的是天气炎热,人们口渴难耐,急需解渴;“酒半醒”则是指酒喝得有点多了,半醒半睡之间,感觉有些清醒;“自调冰水贮银瓶”则是说自己用冰水来调制饮料
【注释】 滟:水波荡漾的样子。珍珠:比喻美酒。白玉缸:指精美的酒器。穿花去,穿行在繁花盛开的地方。飞还来:又回来。各一双:一双双地飞。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前两句写酒的晶莹与蝴蝶的多情,后两句写蛱蝶的飞舞。全诗语言明快流畅,生动活泼,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