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题画五首 其二 水光山色晓苍茫,远树浮岚寺半藏。 还尽夜来听雨债,片帆今日过潇湘。 注释 晓苍茫:清晨时,水光映照着山色。苍茫:指水天相接、云气苍茫的景色。 远树浮岚寺半藏:远处树林上飘荡着轻淡的水汽,仿佛是山间云雾缭绕,而寺庙半隐半现。 还尽:指归还。 片帆:一片船帆。 今日:今天。 过潇湘:渡过潇湘江。潇湘,指今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
寄情于书,情感交织 不是无心不寄书,越添烦恼寄何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书信往来的复杂情感。在诗人看来,并非无故不寄书,而是随着书信增多,心中的烦恼也日益加重。这里的“越添”二字,既描述了信件数量的增加,也反映了因频繁书信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那堪一一从头写,欲寄还休意有馀。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面对一封又一封的书信,诗人感到力不从心,仿佛每一个字都要重新思考和书写
【注释】 题扇:即《题王宰画扇》。 广陵散:指古代一种名曲。 月白风清:形容月光皎洁,风清气爽的夜晚。 万籁不鸣:指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声音。 群动息:指一切动物都静止不动。 九霄云外:形容极高处。 舞青鸾:指鸾鸟在空中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清风明月之夜,观赏王宰画的一幅水墨山水画,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前两句写画中的景,后两句抒画外的情。首句说,没有人能学得那广陵散的曲子
注释:江边的青山就是隐居的地方,可以在这里悠闲的钓鱼。我虽然有姓名,但是生活在人世间,害怕被征召去做官去到草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江上山和渔翁的悠然自得,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中"江上青山可隐居,钓船到处有鲈鱼。"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而"姓名却在人间世,只恐安车诣草庐"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名利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注释】 附宽河书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其一:附,指随信附上。宽河,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宽河。周仲鼒,字仲鼒(zhōu zhōu),清代诗人。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朋友周仲鼒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当时杜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周仲鼒在梓州任刺史,与杜甫有交往,并得到他的支持,得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遂写下这首诗
【注释】姑恶:即姑恶鸟,一种鸟类。有树莫容姑恶栖:不要在树上为姑恶鸟筑巢。尔何怨姑犹怒啼:你为何还要怨恨姑恶鸟呢?人家有儿亦有妇:人家都有子女和妻子。不愿使闻如尔妻:不愿意让听的人知道是你的妻子。 【赏析】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中以“姑恶”比喻人世间的不如意,通过鸟儿对人的怨恨和抱怨,讽刺了那些心高气傲,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注释: 眉如扫过春山的秀眉,发髻高绾如云。身穿银条纱裙,似藕丝般细软柔美。 倚在栏杆上,娇弱无力,无语凝噎。手托香腮,微醺半醉。 赏析: 《书所见》是南宋末年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位佳丽女子的形象。首二句写其美貌;三、四句写其神态,以“倚栏”与“跛立”表现她娇弱无力、无语凝噎的样子;最后两句写她微醺半醉时的情态。全诗语言清新优美,形象生动传神,是陆游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屏风画意二首 其二 注释: - 一番雨过一番凉,红藕花开满屋香。 - “一番雨过”指的是刚刚过去的一场雨后,天气转凉。 - “红藕花开”描绘了荷花在雨后绽放的美丽景象。 - “满屋香”形容屋内因荷花盛开而弥漫的香气。 - 四面阑干都傍水,倒看云影度天光。 - “四面阑干”指的是房屋四周的栏杆。 - “傍水”表示栏杆靠近水面。 - “倒看云影度天光”形容从栏杆后面看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交织的景象。
诗句原文: 与汝同来汝独归,丁宁语别寸心违。 丹阳车子龙江舸,明日东西各自飞。 注释如下: - 与汝同来汝独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和侄儿一同来到某个地方,但最终只有他一个人离开了。这里的“汝”指的是侄儿,而“同来”和“汝独归”形成对比,展现了离别的情景。 - 丁宁语别寸心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告别的时候,诗人的心情非常沉重,无法用言语表达。“丁宁”意为反复叮嘱,而“话别”则是告别的动作
诗句原文: 风雨连朝不出门,晚来步屧看溪痕。 不知笋过邻家去,篱落新添竹几根。 译文注释: - “风雨连朝不出门”:整日的雨一直持续着,没有出去过。 - “晚来步屧看溪痕”:晚上散步时看到小溪的痕迹。 - “不知笋过邻家去”:不知道笋已经长到了邻居的家。 - “篱落新添竹几根”:篱笆旁边又新增了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