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寄成安尹彭子润 江湖渺渺白沤寒,只有黄花独耐看。 老去庞公惟欲隐,归来陶令已辞官。 诗名肯落他人后,酒量何如昔日宽。 自是山阴无好兴,扁舟来往不为难。 译文 江湖辽阔,白鸥翻飞,水面上的水波微凉。只有这黄色的花朵能够经受住寒冷的考验,显得格外坚韧。岁月让我渐感衰老,心中只想着隐居生活。回到家乡的陶潜已经辞去了官职。尽管我的诗名可能不如他人,但我的酒量依旧宽广,昔日的壮志豪情并未消失
注释:离别时柳树上的柳絮沾湿了客人的衣服,我们重逢后又惊讶地发现黄叶纷飞。在惠州的时候,苏轼吃的饭中有子瞻(苏辙)的名字,柴桑的菊花等待着渊明(陶渊明)归来。真金经过百炼仍然不改其色,高雅的诗篇经过了再调才能更显其雅。攀车辕的人请稍停一下,九峰山下的美酒香醇松花鱼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蒋季和在华亭分别时所作的送别诗。此诗以“别”字开篇,写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二、三句则写分别之后
草堂偶书 屈曲绕江路,山多遮去路。 修竹来鸣凤,暮鸦宿柳垂。 俗祀勾龙客,新茶寄谷雨。 往来皆王姓,不似野家子。 注释: 1. 屈曲绕江路: 蜿蜒曲折的小路绕着长江。 2. 山多遮去路: 群山挡住了去路。 3. 修竹来鸣凤: 长竹发出的声音好像凤凰在啼叫一样。 4. 尽有垂杨宿暮鸦: 到处都有垂柳的影子和乌鸦栖息在一起的景象。 5. 俗祀勾龙客: 民间祭祀的是勾龙氏。 6. 新茶寄谷雨:
注释: 次韵俞原举致谢高都官惠锦熏笼 穷巷东风气力微,尚能嘘拂到柴扉。 燕冲细雨乌衣湿,花落闲庭雪点稀。 恨别江淹虽好赋,乞骸疏广未遄归。 多情割赠熏笼锦,钿合分香出绣帏。 赏析: 这是一首感谢友人赠送熏笼的诗。首联写东风之力微弱,但还能吹拂到柴门。颔联描绘了燕子、小鸟和花在春雨中的生动情景。颈联表达了对江淹(南朝陈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疏广(西汉大臣,以清廉著称)的羡慕之情
注释: 白云归岫送道士吴德常还洞霄宫:白云飘向山间去送别道士吴德常返回洞霄宫。 本是无心出翠微,英英还傍故山归:原本无意离开翠微的深处,却依然靠近故乡返回。 五交洞口从龙入,九锁峰头伴鹤飞:在五交接的洞口有龙进入,九锁峰头的峰头上有鹤飞。 只许丹霞分窟宅,或随明月到岩扉:只能将丹霞分作洞穴住宅,或者随着明月来到岩壁上的门。 世人何处寻踪迹,惟有松风振白衣:世上的人哪里寻找足迹
这首诗是诗人在张季自临濠归乡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 十年淮甸叹离居,喜得归来有敝庐。 注解:淮甸(即淮河之岸的州郡地区)表示作者长期居住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叹离居"表达了作者对长期分离的无奈和哀伤。"喜得归来"说明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喜悦。"有敝庐"指的是作者拥有一个简陋但属于自己的小屋,这是对他多年在外漂泊的一种安慰和慰藉。 -
次韵姚比玉赠薛相士秋蟾 秋蟾跃出明月腹,光焰照人双眼开。 何事不归天上去,有时还傍海边来。 灵探理窟鬼神泣,影落寒潭鱼鳖猜。 且待烹茶浇汝口,炉中笑指折铛煨。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词作,表达了对秋蟾这一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绘秋蟾的特点和行为,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神奇之处。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秋蟾跃出明月腹”
尹节妇 二十妇道无欠亏,儿未三月身孤嫠。 共姜有誓天与圮,令女此心山不移。 能扶纲常励风俗,可使旌表光门楣。 后来史笔重节义,佳传必资徵是诗。 注释: - 二十妇道无欠亏:二十岁的妇女没有过错或缺失。 - 儿未三月身孤嫠:孩子还没有满三个月,就成为寡妇。 - 共姜有誓天与圮:共姜(春秋时期齐国的女性)发誓说,如果天塌了,她也会像柱子一样坚守。 - 令女此心山不移:你的女儿有这样的决心
【注释】 湖口路:指江西省湖口县的古道路。道中:路上,在湖口县境内的路上。二首:这是第二首诗。 九江:今江西九江市。 山连吴楚水无涯:意思是说,山连绵到吴国、楚国,而江水没有尽头。吴楚:泛指江南一带。 行舟破浪十双橹:形容船只破浪前行,船桨划动声很大。橹:船用桨来拨水的木制工具。 野店傍桥三四家:意思是说,在野外有两三间房子作为客店。傍:靠近。 负炭急呼招渡客: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赏析”来分析作答。 本诗前四句写虎丘山的景致,后四句写游人登高远望,抒发感慨。首联写虎丘山的景色,颔联以拟人手法写虎丘山的景色,颈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尾联抒发感慨。 【答案】 参差楼阁半山开(指虎丘寺半山腰),迤逦登高入寺来(曲折蜿蜒地登上高处,进入寺内)。宝藏虎归风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