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楼阁半山开,迤逦登高入寺来。
宝藏虎归风撼树,剑池龙去水生苔。
尘封坡老题诗壁,云锁生公说法台。
但过不须穷古迹,上方猿鹤易惊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赏析”来分析作答。
本诗前四句写虎丘山的景致,后四句写游人登高远望,抒发感慨。首联写虎丘山的景色,颔联以拟人手法写虎丘山的景色,颈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尾联抒发感慨。
【答案】
参差楼阁半山开(指虎丘寺半山腰),迤逦登高入寺来(曲折蜿蜒地登上高处,进入寺内)。宝藏虎归风撼树,剑池龙去水生苔(指剑池边的神物——镇山之宝——虎、龙,被风吹动而动摇,水中生长青苔)。尘封坡老题诗壁,云锁生公说法台(指虎丘山的坡上,有历代名人留下的诗句,山上还有生公讲经说法的地方)。但过不须穷古迹,上方猿鹤易惊猜(即使游览也无须深究这些古迹,因为上面的猿猴和仙鹤很容易让人吃惊)。赏析: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狮子山西麓的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因传说中的吴王阖闾葬于此山而得名。据《吴录》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死后,葬于苏州城南的虎丘,为后世所传说。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虎丘,一名海涌山。”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在《山行》一诗中写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见早在唐代,虎丘就已经名声远扬了。
虎丘的山水景色十分迷人,尤其是那著名的虎丘塔,更是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大量诗篇。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虎丘寺》写道:“听钟已闭门,日暮尚独来……夜来山僧话,知是看钟回”。宋代诗人苏轼在《送陈君赴阳关序》中写道:“苏子与弟共登羊山,望江南诸山川,以为奔轶超绝。及来观羊山,乃知天下之山,皆东下于淮阴,此岂特羊山然哉!……余既来至湖上,望以为胜,而仆之所至又以为不足。呜呼!昔人其皆罪余耶!”明代杨循吉在《重游虎丘》中写道:“十里青山半入城”,清代袁枚则在《虎丘寺》中写道:“山空天入夜,江静月无声。……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虎丘八景图”。由此可见,虎丘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