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
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
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注释】:
- 挽杨仲桓学正:挽,即作诗以悼念。杨仲桓,生平不详。《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学正,官名,宋代地方学校设学正、学录等职管理教学事宜。此处指杨仲桓之官职。
- 开卷即潸然:潸然,流泪的样子。
- 斯人不永年:斯人,这里指杨仲桓。不永年,不能长寿。
- 春秋郯子国:春秋,指春秋时期。郯子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的名。春秋两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时间。
- 风雨广文毡:广文,古代的学者或学者聚集的地方。毡,用草和羊毛做成的一种软垫。
- 遗德令人爱:遗德,留下的德行。使人爱,让人喜爱。
- 清诗与世传:清诗,指清廉正直的诗歌。与世传,流传于世。
- 至今华表鹤:华表,古代建筑物上装饰性的柱头,常刻有仙人、龙凤等图案。鹤,一种禽鸟。
- 夜夜月中旋:夜夜,每日夜晚。月中旋,在月光之下旋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杨仲桓去世后表达哀悼之情的作品。
首句“开卷即潸然”,表达了诗人在打开书卷的时候,看到杨仲桓已经离世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的悲痛心情。这里的潸然泪水,既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他对杨仲桓一生品行的深切缅怀。
第二句“斯人不永年”,则是诗人对杨仲桓不幸命运的无奈感叹。这句中的“斯人”指的是杨仲桓这个人物,而“不永年”则表达了他英年早逝的悲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杨仲桓英年早逝的惋惜和哀叹。
第三句“春秋郯子国”,是对杨仲桓生前事迹的一种赞誉。春秋是指春秋时期,郯子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名字。这里的春秋和郯子国都是虚词,用来修饰时间背景,强调了杨仲桓生前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
第四句“风雨广文毡”,则是对杨仲桓生活作风的描述。广文,指的是学者或者文人聚集的地方;毡,是一种用草和羊毛编织而成的垫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杨仲桓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过着清贫而有志趣的生活。
第五句“遗德令人爱”,是对杨仲桓高尚品质的赞美。遗德,指的是留下的美好德行;令人爱,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杨仲桓一生品行的高度评价和对他遗留下来的美德的深深怀念。
第六句“清诗与世传”,则是对杨仲桓诗歌成就的赞扬。这里的清诗,指的是清新雅正的诗歌;与世传,则表达了这种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影响后世的深远意义。
最后一句“至今华表鹤”,是对杨仲桓精神的传承和赞颂。华表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构件,上面常常雕刻有仙人、龙凤等图案。鹤,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时光流转,华表上的鹤依旧在月光下优雅地旋转,象征着杨仲桓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杨仲桓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诗歌成就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贤良之士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