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
我处赤脚久,其心真可信。 一以为吾儿,一以为穷困。 注释: 1. 代柬吴顺德:是一首写给朋友吴顺德的书信。 2. 我处赤脚久:我长时间穿着赤脚,比喻自己贫困。 3. 其心真可信:你的内心真是可信任的。 4. 一以为吾儿:一方面认为我是儿子。 5. 一以为穷困:另一方面认为我是穷困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朋友深深的同情。诗人通过书信的方式,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困境
熠耀非自燃,蝙蝠非自沸。 “熠”字意为光华,这里指吴献臣的才华犹如熠熠发光的星光;“非”字是否定词,表示否定意义;“自燃”“自沸”分别形容吴献臣的才智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沸腾的水花一样不可遏制。 盈盈天地间,孰非天地字。 “盈盈”一词常用来形容美好、丰盈的景象或状态,这里借指天地间的美好与丰盈;“字”字在这里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与法则,强调了宇宙间的秩序和规律性。 君侯人中英,经纶有高致。
注释: 九日写怀:秋天的诗歌,抒发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秋风策策鸣:秋风轻轻吹动,发出阵阵响声。 秋水盈盈隔:秋天的湖水清澈透明,仿佛隔在了远处。 抱膝坐虚斋:抱着膝盖坐在书房里,思考着什么。 有怀长自结:心中有话难以说出,只能默默地结在心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心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秋水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在秋天时的心境和感受。 首句“秋风策策鸣”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写怀:抒发感情。 宜:应,应当。 肤:肉。 体:身体。 逆旅:旅店,客舍。 【译文】 九月九日这天登高时写下了这首诗。 瓜菜瓜果,要切得薄而整齐;头发也要剃得齐整光滑。 那些吃肉的人是什么人?他们看待这些瓜果蔬菜就像旅店一样,来去匆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登高时的感慨之作。诗中以“宜”为词头,用两个比喻说明事理:一是瓜果的皮和肉都不宜过厚或过薄
注释:南衙钱二缗,指的是南方官府的两枚钱币。尽散公两仆,是说把所有的钱财都分给公家的仆人。 我欲抱儿勤,公莫让私蓄。我的意思是想要抱着孩子去辛勤劳作,你不要吝啬你的积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公家财物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私产的珍视。他主张应该将财物用于公家,而不是私人积累。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
注释: 主人,代指吴顺德。赤脚汉,意指贫穷的人。欲赁西城夫,打算租住在西城的邻居。自言,自称。夫颇闲,丈夫很闲暇。一任吾儿呼,任由我的儿子呼唤。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贫民生活状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主人赤脚、贫穷、想要租住邻居家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想法。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诗人对楚地的怀念之情,第三句是说“苍生”即百姓,作者入蜀后,在夔州、渝州(今四川奉节、云阳)、忠州(今重庆忠县)任刺史。“苍生”,指老百姓。第四句“苍老”,指年老的人,也指国家。“凋耗”,意为衰落。 【答案】 译文: 昨日楚人来访,前日巴人到访。 进门询问百姓,见百姓苍老衰弱。 赏析:①首句中的“楚”、“巴”是泛指,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 写怀:抒发胸中怀抱。 东邻:这里指邻居的酒,泛指美酒。 醇酒:指好酒。 浇:消解、消除。 清愁:淡淡的忧愁。 苍生:百姓。 倚大臣:依靠有才能的官吏或贤臣。 不必:不需要。 书生:读书人。 忧:忧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醇酒”喻“美酒”,以“浇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将“苍生”与“书生”相对,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关切
代柬吴顺德 担心儿子太刚烈,出门进宅难控制。 有时临水边。
送黄汝修还天台 天台有一士,独抱男子肠。 立朝五六年,敛退藏锋芒。 人皆疑其圆,我独疑其方。 一朝解牙牌,上疏辞君王。 问之何因尔,耻对妾妇妆。 牙牌一飘瓦,碎尽何足伤。 白璧苟微瑕,此恨千古长。 我闻定轩翁,古道恒自将。 见子慷慨归,喜极当欲狂。 春风扇微和,天台花正香。 请君陟其巅,挹彼武夷苍。 翻译: 天台有一个士人,独自抱着男子的胸怀。 在朝廷工作五六年,隐退时收敛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