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潜
【注释】 盖棺事则已,指死。壮士拔剑歌莫哀:壮士死去,何必悲伤?功名富贵我何有,功名富贵是我所没有的。松菊田园归去来:在松树和菊花丛中,回到田园。 【赏析】 此诗写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诗人此时年近五十,隐居在会稽兰亭山麓的东皋,过着恬淡的生活。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世俗名利,追求清静闲适的生活,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
长庐卧病简枢密院掾陈子恭 海口云航浪接天,故人瓜戍动经年。 独怜南国思亲客,梦绕梅花庾岭边。 译文: 海口的云航在海浪中航行,浪花直连到天际,老朋友驻守边疆瓜州已经一年了。 只有我独自可怜南国的思乡之人,他每晚都在梦中围绕梅花庾岭徘徊。 注释: 1. 海口云航浪接天:形容海阔天空,云帆高悬,波浪滚滚。 2. 故人瓜戍动经年:故人,指的是老友。瓜戍,指瓜州县的戍守之地
【注释】 清明:指阴历三月十五日。不雨只狂风,竟日尘沙起半空:清明时节,本当是万物复苏、春雨滋润的时候,但偏偏刮起了狂风,天空中尘土飞扬,一片凄凉。 四海疲民:指天下疲惫不堪的百姓。皆白骨:都变成了骨头。无泪洒春红:春天里本应是鲜花怒放、人们脸上露出喜悦笑容的时候,现在却看不到一点生气和活力,只剩下枯死的花朵和枯萎的花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
【注释】 断虹:指彩虹,彩虹横贯于东嶂之上。 栖云:指云在山间低伏、盘绕。 尊酒:指酒杯中的酒,泛指酒席。江海客:指诗人自己。千载:一千年,即千百年来的圣贤心。 【赏析】 首联写登高览胜时所见之景。 “断虹”二句是说雨后的彩虹斜挂在山梁,夕阳西下,云彩在山林中低伏盘绕。此联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雨横”二字用得极为精当,它写出了雨后彩虹横空出世的气势,也写出了雨势之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东来钜鹿犹无驿,西望隆平始有山”的意思是:向东来时在钜鹿还没有驿站,向西远望在隆平才见到山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由东往西行进途中的感受:从东到西,路途遥远;由近及远,景物逐渐增多。一个“始”字,点出了诗人行程之远、所见之稀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向往之情。 “春色阴晴宜马上
题墨梅寄理惟贤大使 皇华使者岭南回,阅遍天涯几树梅。 诗卷满床香不断,为君临得一枝来。 注释: - 皇华使:指唐朝时期出使外国的官员,他们通常携带皇帝的命令和礼物去其他国家。 - 岭南:指南方的岭南地区,这里泛指中国南方。 - 阅遍:走遍、看过。 - 诗卷:古代用来书写或绘画的文字作品,这里指的是诗人的诗作。 - 不(bù)断:连续不断。 - 临(lín):来到、靠近。 赏析:
题画梅 上苑孤芳过眼稀,心如铁石苦相思。 三山海畔黄昏月,雪点寒梢蝶未知。 译文: 在皇家园林里,梅花的芬芳虽然很美,但却很快被忽视。我的内心像坚硬的石头一样,忍受着深深的思念。 在海边的三座山峰下,黄昏时分的天空中挂着明月,雪花落在了寒冷的树枝上,但蝴蝶却不知道。 注释: (1)上苑孤芳过眼稀:上苑,指皇家园林。孤芳,孤独的芳香。过眼,指很快就被忽视。稀,稀疏,不多。 (2)心如铁石苦相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元素,包括意象、情感等。“浮图”“乾坤万象见觚棱”中的“浮图”是指佛塔;“乾坤”“万象见觚棱”中的“乾坤”是指天地,即宇宙;“觚棱”是佛塔的角,这里指佛塔的尖端。“东山吹老庐山雪,却卷江声入建瓴”。“东山”是诗人登山时看到的风景,“建瓴”意为大水从高处流下,形容气势磅礴的样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雪飘香度桂林: 描述春天的雪和梅花的香气,以及它们如何穿越桂林(地名)的美景。 - 注释:这里的“桂林”很可能指的是广西的桂林市,一个以其山水美景著称的地方。春雪和梅花的香气可能意味着这个季节的桂林,有着不同于夏日的别样风情。 2. 海邦万里见天心: 表达一种对远方或遥远地方的美好愿景或向往之情。 - 注释: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身处他乡时
山中拾得琼瑶树,寄与霞州御史家。 自是南闽春信早,东风开到北枝花。 注释:山中捡到了一棵玉树,把它送给了在霞州的御史。这是南闽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风把南方的花儿都吹到了北方来。 赏析: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诗人在福州任官时写给友人仲良的一首咏物诗。诗题一作《梅花》,全诗以“梅花”为题,而实写一株山中的玉树枝叶繁茂,洁白如雪,并借以寄托自己的高洁之志和不慕荣利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