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阜
诗句释义 1 故交屈指几人存:指过去的朋友现在只剩下几位还在。屈指,用手指算数,这里表示回想。 2. 双袖龙钟湿泪痕:形容泪水打湿了衣袖。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活。 3. 桑叶暝烟桥外路:黄昏时,在桥外的桑林中行走,周围烟雾迷蒙。暝,天黑的时候。 4. 杏花春雨寺前村:春天的细雨像杏花一样美丽,寺庙前的村落也沐浴在春雨之中。杏花春雨,形容春雨如杏花般美丽。 5. 渔舟待渡横空渚
寒夜 破屋难禁深夜雨,布衾寒湿半床云。 愁来自起推窗看,人比梅花瘦几分。 赏析: 《寒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寒冷、屋内湿冷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苦闷。首句“破屋难禁深夜雨”便给人以沉重之感,暗示着生活的艰难和困境;第二句“布衾寒湿半床云”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场景的阴郁,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孤独无助的心情。第三句“愁来自起推窗看”,揭示了主人公因孤独而起身观察外面世界的无奈和悲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青山淡淡夕阳时: - 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青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柔和,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2. 狂客扁舟只载诗: - 这里的“狂客”指的是一位不羁的诗人,他的船只是一艘载着诗歌的扁舟。这里的扁舟象征着自由和浪漫,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3. 细雨一江菰叶老: - 细雨中的江面上,菰(一种水生植物)的叶子已经变得干枯衰老
【注释】 枯荷:干枯的荷叶。残蓼(liǎo):干枯的莲蓬。长日:漫长的日子。思归:思念家乡。期:希望、愿望。笛:指横笛,古时军中常用以发号施令。一笛唤愁:意思是说吹起横笛的声音能唤醒人的愁绪。霜落后:指天冷了。砧(zhēn):捣衣石,古人常在砧上击石而唱《诗经》中《卫风·氓》中的“悲歌”来抒发心中的哀怨。老惟防病勤收药:意思是说因为年老体弱,所以要注意预防疾病,因此经常收集一些药物
湖村晚睡 村南村北总西风,桕叶先霜浅着红。 野鸟飞边堪入画,数家篱落夕阳中。 注释: 湖村晚睡:湖边的村庄在晚上早早地休息了。 村南村北总西风:村子的四周都被西风吹拂着。 桕叶: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以提取油。 先霜浅着红:树叶上的霜色还没有变深,但已经有点红色了。 野鸟飞边堪入画:远处的天空和树林中飞过的鸟,都仿佛是一幅画。 数家篱落夕阳中:几户人家的篱笆里,夕阳正照耀着。 赏析:
久雨 高竹鸣鸠未放晴,小床衾冷梦难成。 厨烟着树添岚翠,野水归塘乱瀑声。 吟对落花伤俗态,醉看饥雀叹浮生。 山人自是无尘事,深闭柴门懒入城。 注释: - 高竹:高大的竹子。 - 鸣鸠:鸟鸣。 - 未放晴:没有放晴。 - 小床:简陋的床铺。 - 衾(qīn):被子。 - 岚翠:指山间的云雾和绿色。 - 野水归塘:野外的水流入池塘。 - 落花:凋零的花朵。 - 俗态:世俗的形态。 - 浮生
春日偶成 砚池香沁墨云干,酒醒无情懒着冠。 燕子归迟春欲尽,落花吹雨小楼寒。 注释: 1. 砚池:指砚台的水池,用来磨墨的池子。 2. 香沁:香气弥漫。 3. 墨云干:砚水干了,墨色变得浓重,像云一样。 4. 酒醒:醉酒醒来。 5. 无情:无情感,冷漠。 6. 冠:帽子,这里指戴在头上的帽子。 7. 燕子归迟:燕子飞回来得晚。 8. 春欲尽:春天快要结束了。 9. 落花吹雨:落花被风吹着
诗句:独上高城力未衰, 译文:诗人独自登上高高的城墙,尽管体力尚强,但西风已使他感到有些疲累。秋天的风吹动着枝头的桂花逐渐凋零。傍晚时分,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牛儿在归途中渐渐稀少,江水在寒冷的天气下显得更加清澈,成群的大雁飞过。 注释:独上高城:独自登高。力未衰:体力尚好。西风:指秋风。老桂花枝:指秋天的桂花逐渐凋落。薄暝:傍晚。牛归后:指傍晚牛羊归来的情景。江变新寒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秧叶浮青野水浑,农人篱落散鸡豚。 - 秧叶浮青: 描述田间秧苗的颜色是新鲜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野水浑: 指乡村的河流或湖泊清澈见底,反映出自然景色的纯净和宁静。 - 农人篱落散鸡豚: 描述了农人在自家篱笆旁饲养的家禽和家畜,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场景。 第二句:寒烟淡抹梨花坞,夕照微明柘叶村。 - 寒烟淡抹梨花坞: 形容暮色中的梨花被淡淡的雾气轻轻笼罩着
【注释】 数日不出门:数日:连着几日。不出门:不外出。偶赋:偶然吟咏之作。 自把梅花比瘦容:把自己比作梅花,形容自己清瘦的面容。 愁城须仗酒兵攻:愁城:比喻忧愁如城般坚固。仗:依靠、凭借。酒兵:借酒消忧。攻:攻克。 一滩细雨空渔艇,半树残阳又梵钟:渔艇:渔船。梵钟:佛教寺庙中的钟声。这里指寺院里的钟声。 多病有妻供馈饷:有妻子照顾饮食供应。馈饷:赠送饮食。 长贫无客肯过从:长期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