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残蓼满秋池,长日思归未有期。
一笛唤愁霜落后,双砧敲梦月明时。
老惟防病勤收药,贫欲谋生懒作诗。
莫怪羁人头易白,他乡岁晚倍堪悲。

【注释】

枯荷:干枯的荷叶。残蓼(liǎo):干枯的莲蓬。长日:漫长的日子。思归:思念家乡。期:希望、愿望。笛:指横笛,古时军中常用以发号施令。一笛唤愁:意思是说吹起横笛的声音能唤醒人的愁绪。霜落后:指天冷了。砧(zhēn):捣衣石,古人常在砧上击石而唱《诗经》中《卫风·氓》中的“悲歌”来抒发心中的哀怨。老惟防病勤收药:意思是说因为年老体弱,所以要注意预防疾病,因此经常收集一些药物。贫欲谋生懒作诗:意思是说贫穷的时候,想要生存下去,所以懒得写诗。羁人:被囚禁的人。他乡:客居异地。岁晚:一年将尽。倍:更加。堪:能忍受。

【赏析】

此首七绝,前四句为第一段,后三句为第二段。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秋日怀东湖”,点题,说明是秋日怀念东湖。“枯荷残蓼满秋池”,描绘出秋天池塘的景色,让人联想到自己身处异乡,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接下来两句:“长日思归未有期”,“想归”和“无期”相互交织,更显诗人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段由景及情,写因思家之苦,而引发的种种联想。其中“一笛唤愁霜落后”,化用李白《塞下曲》的意境:“胡人吹笛戍楼间,芦边明月雪连天。”但此处并非描写边塞戍楼的壮阔景象,而是借笛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哀怨;而“双砧敲梦月明时”,则通过砧声,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老惟防病勤收药,贫欲谋生懒作诗。”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现状。一方面,诗人担心年老体弱,所以要多加防范,勤收药物;另一方面,为了谋生,诗人却懒得写诗。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对家乡和家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