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麟
《哭施邦直二首·其二》是明代刘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别日青山约”: -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施邦直分别时约定的青山之约。青山作为离别之地,象征着友情和未来的重逢。 - “约”字暗示了这段约定是双方共同期待的,显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2. “开堂属病身”: - 描述了施邦直因病无法参与堂会的情景,这里的“开堂”指举行仪式或聚会,而“病身”则强调了其身体状况。 -
注释: 1. 听溧阳织:听,指仔细聆听。溧阳,地名,位于今江苏宜兴县境内。织,编织,指织布。这首诗是诗人在听到邻家老妇人织布的声音后所写下的。 2. 客久全谙俗:客,这里指自己作为外来者的身份。谙,熟悉,了解。俗,这里指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3. 人勤不但耕:人,指当地人。勤,勤劳。不但,不仅。耕,耕种。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地人不仅勤奋地耕作,而且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 4. 造端犹旧学:造端
怀吴耆旧 —— 怀念吴地的老朋友 已渡横塘水,归舟茶磨峰。 —— 已经渡过了横塘的水,回到了船中,茶磨峰在视野里显现出来。 别墅新移竹,清江正落枫。 —— 新的别墅中新移栽了一些竹子,清清的江面上飘荡着落叶。 古衲三生石,疏灯半夜钟。 —— 古老的袈裟覆盖着三生石,半夜时分传来了疏灯和钟声。 忽闻耆旧去,飞梦帝桥东。 —— 忽然听说老朋友离开了这里,我不禁在梦中飞向了帝桥东。 注释:横塘:地名
【注释】 凝香寝:即凝香枕。凝香,指麝香。古人常以麝香入枕。寝,睡觉。室小已成趣:意思是说,虽然居室很小,但却充满了诗意(情趣)。 豪吟客未来:意思是说,尽管有豪壮的诗客没有到来,但这里依然可以听到诗人的吟咏之声。 祥光窥户牖:意思是说,从窗口可以看到吉祥的光芒。 芳响出蒿莱:意思是说,从窗子传出了芳香的气味。 参辰驹过隙:意思是说,时间像骏马一样在飞逝,一眨眼就过去了。 三五兔生隈:意思是说
【注释】 鸡鸣寺:在江苏南京市,相传晋代高僧支遁曾在此讲经,后成为佛教圣地。习静:修行静心。石势带湖寒:指鸡鸣寺周围山石形势与湖中之水寒气逼人。 白雪终难和:比喻禅理高深,难以言传。丹霞信可餐:形容景色美丽,令人流连忘返。烟苕(xiān fú):即苕溪,在苏州西郊,风景优美,为古名胜地,此处暗指苏州园林。经过人未识:经过的行人不知道这地方的美景。予著鹿皮冠:作者自号鹿皮庵主,这里自称自己。
【注释】 蚓蟠:蚯蚓盘绕成圆环状。 一丘无四邻,鹿豕转相亲:《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读书台半圮(pǐ):相传汉淮南王刘安曾建有读书台,后来毁于火,这里指读书台。 埋笔冢:指埋置笔砚的地方。 种蕉浑得意:意谓种植芭蕉很得意。 刻竹恐伤神:意谓刻制竹简恐怕会伤害人的感情。 生事苟如此:意谓生活琐事如这般。 何年更问津:意谓何时还能再来询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社中:古代以土地为社,每社设一祭坛,每年春分祭祀时举行。 “爱此文字饮”:喜爱这些文字和饮酒的乐趣。 “衣冠:古时人们常穿礼服(衣)和帽子(冠),这里借指官员或士人。千里同:指彼此地位相同或相近。 “好德竞为主”:喜欢德行的人争相成为主人。主,主人。 “忘年耻作翁”:忘记了年龄而以老人自居。忘年,指忘记年龄。耻,谦辞,表示自己不如别人。 “颂祷言皆应”:赞颂祷告的话都灵验了。颂,赞美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乡井多才俊,暌违奈老何。” - 解释: 描述故乡中人才辈出的景象,但因为时间或距离的原因无法常常回去,表达了一种因年老而感到的无奈和遗憾。 - 注释: “乡井”指的是故乡或者故地,“才俊”指杰出的人才,“暌违”是分离、久别的意思,“奈”表示无奈。 - 赏析: 这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故乡人才济济、自己却因年事已高而难以频繁返乡的复杂情感。 2. “著论人群少,修文地下多
【注释】 撤屏:撤去窗帘。从山色:指推开窗户,看外面的山景。门:这里指柴扉。 已与妻孥远:已经和妻子、儿女离乡背井了。 无烦宾从过:不必烦劳宾客来访问。 积雨鸡声近: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鸡鸣之声更加清晰可闻。 流尘鼠迹多:地上留下了很多灰尘和老鼠踩踏的痕迹。 龙珠辨亦苦:分辨出龙珠也很吃力;龙珠指龙涎香。 光影发云窝:阳光和影子在云朵间闪烁,发出光芒,犹如云母窝中的光点。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中给出的要求,然后依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积累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把握能力。 根据“老衲归真久”“前山春草青”可推知,此诗写的是诗人在寺庙里看到的景象,所以第一句中的“寺”指的是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