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收寺古,石势带湖寒。
白雪终难和,丹霞信可餐。
落叶深埋磴,烟苕曲隐栏。
经过人未识,予著鹿皮冠。

【注释】

鸡鸣寺:在江苏南京市,相传晋代高僧支遁曾在此讲经,后成为佛教圣地。习静:修行静心。石势带湖寒:指鸡鸣寺周围山石形势与湖中之水寒气逼人。

白雪终难和:比喻禅理高深,难以言传。丹霞信可餐:形容景色美丽,令人流连忘返。烟苕(xiān fú):即苕溪,在苏州西郊,风景优美,为古名胜地,此处暗指苏州园林。经过人未识:经过的行人不知道这地方的美景。予著鹿皮冠:作者自号鹿皮庵主,这里自称自己。

【赏析】

《鸡鸣寺习静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两首,此为第二首。第一首写鸡鸣寺的自然景观,第二首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之情。

“诗篇收寺古”,开头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那古老而神秘的鸡鸣寺,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历史回音。“石势带湖寒”一句更是把鸡鸣寺周围的环境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神秘的山水之间。“白雪终难和,丹霞信可餐。”这两句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虽然禅理高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那美丽的景色却足以令人陶醉。同时,这两句话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思考: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我们应如何去欣赏、去感悟呢?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写了鸡鸣寺的景致。“落叶深埋磴,烟苕曲隐栏。”“落叶深埋磴”,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而“烟苕曲隐栏”,则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曲折蜿蜒的小径,以及那掩映其中的亭台楼阁。这些描写都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经过人未识,予著鹿皮冠。”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美景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情感。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自然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片美景的魅力。而他,正是这样的人。他带着鹿皮帽,穿着鹿皮衣,行走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与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