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日青山约,开堂属病身。
竹间来作主,天外候归人。
胜事惊坛社,烦冤诧鬼神。
如何玉楼记,横夺在交亲。
《哭施邦直二首·其二》是明代刘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别日青山约”:
-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施邦直分别时约定的青山之约。青山作为离别之地,象征着友情和未来的重逢。
- “约”字暗示了这段约定是双方共同期待的,显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 “开堂属病身”:
- 描述了施邦直因病无法参与堂会的情景,这里的“开堂”指举行仪式或聚会,而“病身”则强调了其身体状况。
- 此句反映了施邦直因病无法出席重要活动,体现了他不幸的命运和对友情的珍视。
- “竹间来作主”:
- 这里用“竹间”比喻施邦直在艰难中仍能保持坚强和自主的精神。
- “作主”意味着在困境中承担起领导或主导的角色,展现了施邦直的责任感和勇气。
- “天外候归人”:
- “天外”可能象征着某种超脱或理想的境界,而“候归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施邦直归来的期盼。
- 这个表述传达了诗人对施邦直早日康复并回到他们身边的美好祝愿。
- “胜事惊坛社”:
- “坛社”通常指的是宗教或祭祀的场所,这里用来象征高尚和庄重的事情。
- “惊”字表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影响力,使得人们感到震惊。
- “烦冤诧鬼神”:
- 表达了施邦直遭受的不公和冤屈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 这可能涉及到施邦直所遇到的一些困难或不公正的事件,让他感到极大的困扰和愤怒。
- “如何玉楼记,横夺在交亲”:
- 这句诗反映了施邦直的著作《玉楼记》被他人无理地夺取,导致他的亲友受到牵连。
- “横夺”一词表达了这种不公行为的性质,即未经允许就擅自占有或剥夺他人之物。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施邦直不幸的命运以及诗人对他的深深关怀。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施邦直个人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忠诚与正义的坚持。刘麟通过对施邦直遭遇的描绘,向读者传达了深刻的道德讯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