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胡不仕,取乐在郊坰。
茶烹玉川屋,酒熟司空亭。
逾七头初白,加旬眼倍青。
寻真寒不废,骋望醉还醒。
注释:
- 读书胡不仕,取乐在郊坰。读书学习却不做官,取乐在于野外郊游。
- 茶烹玉川屋,酒熟司空亭。喝茶时在玉川山屋煮茶,喝酒时就到司空亭中品酒。
- 逾七头初白,加旬眼倍青。过了七天头发开始变白,十天眼睛变得明亮。
- 寻真寒不废,骋望醉还醒。寻找真谛时不受寒冷影响,纵情山水时醉意仍能清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情趣的诗作。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首句“读书胡不仕”,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屑一顾。古代文人往往以读书为荣,而仕途则被视为束缚思想、消磨斗志的枷锁。诗人选择远离官场,追求自然之美,这种心态在当时社会是颇为罕见的。
次句“取乐在郊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在郊外田野间度过快乐时光,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和淡泊。
三、四句“茶烹玉川屋,酒熟司空亭”,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场景。玉川山屋是诗人隐居的地方,司空亭则是他经常光顾的饮酒之地。这里的茶叶来自玉川山上的名泉,酒则是从司空亭中酿制而出。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五、六句“逾七头初白,加旬眼倍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身心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白发逐渐增多,但双眼却愈发明亮。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一句“寻真寒不废,骋望醉还醒”,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诗人都能在自然中找到真谛;无论是沉醉还是清醒,他都能在自然中找到乐趣。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整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部揭示人生哲理、表达人生感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