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廷鹄
【注释】 乘凉至夜分闻笛声:乘着凉意,直到夜深时分才听到笛声。 独坐方亭海月孤:独自坐在方亭中,面对着海中的明月。 东风楼上报更壶:在东风楼的楼上,报时的声音就像敲击更漏一样清晰可闻。 香销人定凉初至:到了人定时刻,凉爽的感觉刚刚来临。 露下天高暑若无:露水覆盖了天空,暑气似乎消失殆尽。 何处落梅吹绿水:不知何处有梅花飘落下来,落在碧绿清澈的水面上。 几回高枕就青奴:多少次我靠在高枕头上
【注释】 载酒堂:即“载酒园”,作者自号。载酒园为唐李涉所居。 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在烟霭笼罩的山野里,在池塘边,他仍然保持着那种洒脱不羁的风度。 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回想当年在朝廷中,如同在梦境之中一样飘忽不定。 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他的诗才独特,像陶渊明那样清新自然;他的文才也非凡,能写出这样一篇好文章。 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我仰慕他已很久了
这首诗是一首咏五指山的五言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五峰峻削拱炎州,探日批风迥未休。 注释:五座山峰险峻陡峭,如同一把大伞支撑着炎州。在山顶上,人们可以探出天际,感受着清风拂面,仿佛永无止境。 赏析:诗中描绘了五指山的险峻景色,用“五峰峻削”形容山峰之高耸陡峭,用“拱炎州”来表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探日批风”形象地表达了站在山顶上可以远眺天际
【译文】 九月客人来到齐云山登高,湖光山色近人更明亮。 到达云谷花频频开放,莫厌龙池酒数倾。 木梢寒猿窥探旧洞口,瓮头秋蕨露新茎。 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齐云山的游历过程中。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七言律诗。 首联“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写诗人迎着初升的太阳,沿着十里路来到湖边,观赏湖上美景,湖光山色与诗人的行踪相映成趣,使人感到分外明朗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壬辰年(842年)下第归途时寄给友人姚思孟的。诗中描绘了作者离开长安后,途经潞水、秦沟和汉柳时的情景,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汉柳秦沟潞水春:这一句描绘了作者经过汉柳、秦沟、潞水等地方,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2. 长安依旧小郎新:这里的“长安”指的是当时的首都,而“小郎”则是指年轻有为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安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
报恩庄小憩林掌教陈别驾枉顾谢之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 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 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 独惭社酒非琪品,空使山花笑盍簪。 注释: 1. 路转长林小径深:道路蜿蜒曲折,穿过茂密的森林,深入到一条幽深的小路上。 2. 客车门外送来音:在客车门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声音。 3. 乘风野鹤云间落:像一只自由的野鹤一样,在云彩之间飞翔降落。 4. 对橘仙翁日下临
【注】南川:张南川的号。春官:指翰林学士。 海上锦帆开——海天万里,晴空万里,海面上彩帆翩翩。 万丈龙涛转曲隈——巨大的海浪翻滚,波涛万丈。 日下鲸波飞绮縠——太阳落山时分,鲸波汹涌,犹如锦绣般绚丽多彩。 镜中仙屿出楼台——镜子中的蓬莱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如同仙境一般。 彩衣尚恋黄堂梦——虽然已经离开了翰林院,但依然怀念在翰林院时的生活。 兰省新招白凤才——在翰林院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注释:青灯 - 指昏暗的灯光,常用以形容环境的阴暗。 - 译文:在东坑的茅草屋内,微弱的斜阳照进来。 第二句: - 注释:少妇含冤只自伤 - 这里指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因某种原因感到委屈和悲伤。 - 译文:年轻的女子含着委屈独自伤心。 第三句: - 注释:两虎在门空吼吼 - 比喻家中有不和谐的声音或者争执,如同两只猛兽在门口咆哮。 - 译文
惠通泉 谁料三山下,浮珠有惠泉。 洗杯如作焭,卓锡自忘禅。 地是神仙境,名因衲子传。 追言昊天观,罢驿是何年。 译文: 谁能想到在三山之下,有这样清澈的惠泉水呢?它如同珍珠般明亮,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清洗杯盏。泉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烦恼,仿佛能洗净俗世的纷扰,让人心境宁静。这个地方被神化成仙境,名声也因为一个出家人而广为人知。他追寻传说中的昊天观,不禁感叹,这座桥何时建成的?
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注释:客人到来时我披着云雾揽住石头形成的龙,乘着大风飞越最高的山峰。在酒杯前观赏着日出的景象,觉得那样甘甜让人陶醉,眼前的天空似乎能容纳下一切。丛菊之间偶然相遇就面对面地相对,那彩虹般的彩霞为何只触摸着我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