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之鸾
马首青丝络,腰间百宝刀。 旗捎霜叶落,剪拂岭猿嚎。 意气轻儒吏,飞扬见尔曹。 谁知杜武库,谈笑静江涛。 注释: 1. 马首青丝络:马的头戴着用青色丝线编成的络子。 2. 腰间百宝刀:形容马佩戴着各种珍贵的武器。 3. 旗捎霜叶落:旗帜随风飘动,带起的霜叶落下。 4. 剪拂岭猿嚎:用剪刀轻轻梳理山上的猿猴。 5. 意气轻儒吏:表现出一种不屈的豪情和对世俗官僚的轻蔑。 6. 飞扬见尔曹
注释:石松的根部盘踞在鸿蒙般的虚空之中,青翠的枝干傲视着严寒的霜雪。上面有白云栖息的巢穴,下面有苍龙般的虬髯盘旋的洞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石松坚韧、高洁的品质,通过对其根、枝、巢穴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石松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松人格化,赋予了它生动的情感和意志,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石松的精神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浓花:浓艳的花朵。 偏:倾斜,歪斜。 晴日烘花花欲燃:阳光明媚照在鲜花上,好像鲜花就要燃烧起来。 美人:指美女。无事:没有事情。春睡:春天的睡梦。 乱鬟矗矗堆云烟:形容美女的发髻像云彩一样堆积着,美丽动人。 沉香亭畔:即沉香殿。 别院:另一院落。春风:春天的风。自:自然地。带笑:带着微笑。 泛紫霞:泛指美丽的光彩。 【赏析】: 《次韵题美人睡起图》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词作
【注释】 浦口:指长江口。浦,水边;口,入海处。晓行:清晨出发。 三五星:形容星星稀少。 短长亭:即长短亭。 烹:煮。 饮:吸收。 青:青色。这里是形容江水的颜色,也是比喻秋天的景色。 野烧林边人臂斧:野外的火,树林边上人挥动斧头。 秋涛雾里客扬舲:秋天的波浪和云雾之中,有客船扬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秋景的七言律诗。首联写浦口的晨曦,颔联写江上秋色,颈联写林中火与人的劳动
九日登清水营城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注释: 1. 朔方三度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2. 河曲干旌岁岁忙:这里的“河曲”可能是指黄河弯曲的地方,而“干旌”是一种旗帜,这里指的是每年都会忙碌于庆祝重阳节的活动。 3. 鬓发已甘尘路白: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文的把握一定不能脱离诗句本身,不能只答个别诗句。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作逐句解释:将至花马池王参将郊迎设食。岗岚回合日光斜,毳幕金罍坐剥瓜。蔬径润含终伏雨,禾田青覆去年沙。虏庭北徙边烽少,宾雁南飞朔气加。驿使只今劳战马,两池愁听损盐花。
【诗句释义】 1. 山灵受堑划龙沙:山神受到新挖的壕沟和龙一样的沙地的困扰。 2. 寡妇孤儿喜有家:寡妇、孤儿们很高兴有了一个家。 3. 碧草暗斑遗镞血,黄云平覆战场花:绿色的草地覆盖着战场上的痕迹,白色的战旗在天空中飘扬。 4. 歌风畚锸穿林麓,接衽壶箪憩水涯:歌声如同风吹过,畚锸工具穿过树林,人们席地而坐休息。 5. 心悦子来延伫久:心中高兴你来了,久久地等待。 6. 唐渠秋树乱昏鸦
【注释】: 1. 河外军藩麦秀中:指唐末时河外的节度使田州(今越南永福)一带。 2. 唐兵昔数朔方雄:指唐朝的兵力曾经在北方称雄一时。 3. 韩公北辑三城路:指唐代名将李光弼曾平定三城的叛乱。 4. 至德中兴一旅功:指李光弼收复长安后,唐朝重新振兴,他立下了功劳。 5. 番刻劲销春藓碧:指春天的山壁上的苔藓被刻画得十分清晰,颜色鲜明。 6. 汉花秾映寺门红:形容寺庙里的花朵盛开,红色灿烂。 7.
小重山 清角悲笳响遏云,平催凉月上、白纷纷。塞垣砧杵小城闻,心铁石、谁解叹离群。 银烛水沉熏,引杯嫌独醉、但微醺。参辰何事各天分,弹铗起、台斗气氤氲。 注释: 清角:古代乐器中的一种,声音悠扬哀婉。 催:催促,引导。 塞垣:指边塞的城墙,这里泛指边关。 砧杵:指捣衣用的石杵和木棒,古人常用以计时,也用来捣碎谷物或衣物。 心铁石:形容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水沉:一种香料,气味芬芳,能驱虫避邪。
残月征人早,州城奥窔闲。 呼船渡泾水,立马望豳山。 禾黍高低垄,烟云远近关。 谁能渠白石,种稻浊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