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岚回合日光斜,毳幕金罍坐剥瓜。
蔬径润含终伏雨,禾田青覆去年沙。
虏庭北徙边烽少,宾雁南飞朔气加。
驿使只今劳战马,两池愁听损盐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文的把握一定不能脱离诗句本身,不能只答个别诗句。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作逐句解释:将至花马池王参将郊迎设食。岗岚回合日光斜,毳幕金罍坐剥瓜。蔬径润含终伏雨,禾田青覆去年沙。虏庭北徙边烽少,宾雁南飞朔气加。驿使只今劳战马,两池愁听损盐花。
“岗岚”是山冈和山岭。“回合”,环绕交错的样子。“日斜”,太阳落山。“毳幕”,用兽毛编织成的帐篷。“金罍”,盛酒的美器。“剥瓜”,即吃瓜。“蔬径”,小路。“终伏雨”,指夏天的雨水。“禾田”,庄稼地、农田。“青覆”,覆盖。“北徙”,迁移。“虏庭”,指边塞。“边烽”,烽火。“宾雁”指候鸟,此处泛指使者。“朔气”,北方寒气。“驿站”,“驿”是古代供官员来往途中休息、饮食、住宿的车马处,所以叫“驿站”,这里借以代指邮差。“劳战马”,劳累战马。“两池”,指花马池和饮马池。“盐花”,指盐碱,这里代指盐。
【答案】
译文:
岗峦环抱的山岭上阳光斜照,毡帐里坐着剥瓜饮酒。小路上有细雨滋润着草木,稻田里青青的庄稼覆盖了去年的盐碱。
边塞上的烽火渐渐少了,候鸟在天空飞过,北方的寒风吹拂着大漠。驿站的邮差现在只能劳累战马,听着花马池与饮马池边,盐碱被风刮去。
赏析:
首联写赴花马池迎接王参将设宴设食的情景。从“岗岚”二字可知诗人所经之地地势险峻,视野开阔。诗人登上高岗远望,只见群山环拱,阳光斜照,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毳幕”,毡帐,用兽毛编制而成;“金罍”,盛酒的美器,这里指宴会用的酒具。诗人由远及近,由静而动地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宴会图景,表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之志。
颔联写赴花马池的路上景色。“蔬径”是一条田间小路;“润含”是滋润着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小路两旁长满了草木;“伏雨”是夏天的雨;“青覆”是说田野中的庄稼被雨水洗过之后更加茂盛青葱。两句诗通过描写景物,表现出诗人在赴宴途中所见的美景,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愉快与轻松。
颈联写诗人到达边塞后所见的景物。“北徙”,指迁移;“边烽”,指边境上的烽火;“朔气”,北方的寒气,这里借指边关的气候特征。“客雁”,指候鸟。这句的意思是:边境上的烽火渐渐稀少,候鸟在天空飞翔。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关景象的变化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之情。
尾联写旅途劳顿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驿使”指驿递人员或邮差;“劳战马”是指辛苦地驾驭战马。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写赴花马池迎接王参将设宴设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性格;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关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