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北山横绝,穿厓细路高。
偏悬疑有麓,峻极乃平皋。
岭露催禾黍,秋风飒苎袍。
忧勤见遗俗,无地立蓬蒿。
【注释】
邠州:唐时泾州治所。晓发:早晨出发。其二:第二首诗。泾北:指泾州北面,泾州北面有座山叫泾北山。横绝:横亘。穿厓(yái):穿过山崖的小路。嶷(yí):高峻。麓(lù):山脚。峻极:极高。乃平皋(gāo);乃,于是。平皋,平坦的地方。岭露:岭头积雪。禾黍(shǔ):庄稼。飒(sà):形容风吹的声音。苎(zhú)袍:苎麻布制的粗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泾州北部山区的清晨景象。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写物抒情,尾联议论。
开头“泾北山横”,点明地点在泾州以北,泾州北面有座山叫泾北山。“穿厓细路高”一句写山路曲折险峻。“疑”、“峻”二字把山和山路的艰险写得逼真传神,使人如临其境。
第二句“偏悬疑有麓”,说山势很高,但不知山的尽头在哪里。“峻极”是形容山很高,也暗示着山很高,因为只有很高的山才有如此巍峨之势。“乃”字用得极为精当,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惊喜之情。
“岭露催禾黍”,写山上岭头的积雪使庄稼受冻,又加上秋风的吹拂,庄稼很快地枯黄了,这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作了具体形象的描述。“摧禾黍”,“飒苎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秋天景色。
后两句“忧勤见遗俗,无地立蓬蒿”,意思是说诗人忧虑勤劳而不得志,只好像野草一样在野外荒地上生存下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恨。
这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意境苍凉悲壮,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