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岩六六鬼神刓,未到先须驻马看。
碧树倒遮飞瀑细,丹梯平跨石龙寒。
苔边药灶犹能炼,竹径茅庐便可安。
况有山邻时送酒,兴来直欲解微官。
【注释】
名岩:有名的山峰。六六:形容山峰高峻的样子。
未到:还没有到达。须:须要,需要。
碧树:绿色的树木。丹梯:红色的梯子。
石龙:指石壁上的龙形岩石。苔边:指苔藓覆盖着的石头旁边。药灶:指用来炼丹的炉灶。竹径:指用竹子铺成的小路。茅庐:指简陋的草房。山邻:山中的邻居。时送酒:不时地送上美酒。微官:小职官,这里指微薄的官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山观景之作。诗人游浮山赏奇峰异石,沿途见闻,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
第一句“名岩六六鬼神刓”,是说这山有如名胜古迹般巍峨壮观,山上的岩石好像被雕琢过一般,显得非常神奇和美丽。
第二句“未到先须驻马看”,意味着还没走到山顶就必须要停下来观看一番,说明这个山峰之高峻让人望而生畏、叹为观止。
第三句“碧树倒遮飞瀑细”,“碧树”指苍翠的树木,而“倒”字则表明这些树木仿佛在向游客招手示意,好像在欢迎他们的到来一样。而“飞瀑细”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情景,水声轰鸣,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第四句“丹梯平跨石龙寒”,“丹梯”指的是红色的梯子,它横跨在险峻的岩石间,连接着两边的峭壁,使人们能够顺利地通行。“石龙寒”则描述了岩石上生长着许多像龙一样的石头,它们在寒冷的冬日中依然傲然挺立,给人一种坚毅不屈的印象。
第五句“苔边药灶犹能炼”,“苔边”指的是苔藓覆盖着的石头旁边,“药灶”则是指炼丹用的炉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第六句“竹径茅庐便可安”,“竹径”指的是由竹子铺设的小径,“茅庐”则是指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惬意。
最后一句“况有山邻时送酒,兴来直欲解微官”,则是诗人在游玩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位山中邻居,他常常送来美酒助兴。当诗人兴致高昂时,甚至都想要辞去微薄的官职,过上隐居的生活了。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