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根盘鸿蒙,青枝傲霜雪。
上有白云巢,下有苍虬穴。
注释:石松的根部盘踞在鸿蒙般的虚空之中,青翠的枝干傲视着严寒的霜雪。上面有白云栖息的巢穴,下面有苍龙般的虬髯盘旋的洞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石松坚韧、高洁的品质,通过对其根、枝、巢穴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石松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松人格化,赋予了它生动的情感和意志,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石松的精神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瘦根盘鸿蒙,青枝傲霜雪。
上有白云巢,下有苍虬穴。
注释:石松的根部盘踞在鸿蒙般的虚空之中,青翠的枝干傲视着严寒的霜雪。上面有白云栖息的巢穴,下面有苍龙般的虬髯盘旋的洞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石松坚韧、高洁的品质,通过对其根、枝、巢穴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石松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松人格化,赋予了它生动的情感和意志,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石松的精神内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灵祐驿次毛东塘韵 江路盘山转,颓垣此驿亭。 塞云风外白,畦菽露中青。 鸟雀无归树,骅骝不在坰。 谁教心匪石,自信迹如萍。 译文: 在江路上,道路曲折盘旋,穿过群山,抵达了这座驿站。这里曾经的颓废建筑,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历史的见证。远处的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仿佛是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随风飘散。而田野里,露珠滴落在豆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鸟儿们没有归宿地飞来飞去,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家
【注释】 邠州:唐时泾州治所。晓发:早晨出发。其二:第二首诗。泾北:指泾州北面,泾州北面有座山叫泾北山。横绝:横亘。穿厓(yái):穿过山崖的小路。嶷(yí):高峻。麓(lù):山脚。峻极:极高。乃平皋(gāo);乃,于是。平皋,平坦的地方。岭露:岭头积雪。禾黍(shǔ):庄稼。飒(sà):形容风吹的声音。苎(zhú)袍:苎麻布制的粗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泾州北部山区的清晨景象。首联写景
【注释】 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晓发:清晨出发。征人:出征的士兵。州城:指泾阳县。奥窔:深沟高墙。呼船:叫船夫拉船。泾水:泾河,即泾阳河,在陕西中部。豳山:在陕西彬县南,是古豳国的所在地。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庄稼。垄:田埂。烟云:指田间的云雾。浊泥湾:指泾阳的浊泥河。渠白石:把白色的石头凿成一条条的渠,引水灌溉。种稻:把稻米种在泥土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泾阳送别出征士兵时所写。
【诗句】 稠桑道中望黄河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 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 仰视耕穫人,转折忽相失。 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 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 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 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 逾关势弥雄,四齧奔马逸。 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 泛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 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 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 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 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 向来险远虞
【注释】 名岩:有名的山峰。六六:形容山峰高峻的样子。 未到:还没有到达。须:须要,需要。 碧树:绿色的树木。丹梯:红色的梯子。 石龙:指石壁上的龙形岩石。苔边:指苔藓覆盖着的石头旁边。药灶:指用来炼丹的炉灶。竹径:指用竹子铺成的小路。茅庐:指简陋的草房。山邻:山中的邻居。时送酒:不时地送上美酒。微官:小职官,这里指微薄的官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山观景之作。诗人游浮山赏奇峰异石,沿途见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在赤木里口墩下休息,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下面对每一句诗句进行分析: 1. 赤木空蒙翠接天,悬车路杪下烽烟: - 赤木:地名或自然景观,此处指代一个美丽的地方。 - 空蒙:天空中的云彩模糊不清,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 - 翠接天: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悬车路: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可能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走的路线。 -
【诗句释义】: 宁州,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晓发,早晨出发。灯火启严城,戴星行未已,夜晚出发。灯火照亮了严城的城门,戴星出行还没有结束。 夜来下绝坂,左右崇墉倚,昏黑中迷失前行的旗帜,时顾斗杓指。夜晚下行到陡峭的山岭,左右都是高大的城墙依偎着。 昏黑迷前旌,时顾斗杓指,晨鸡登顿初,险涩曙光紫。昏暗中迷路了行进中的大旗,不时地看看北斗星的位置。晨鸡刚刚报晓,曙光已经染上紫色。 林原衍山巅,溪壑行地里
长涂秋暮马騑騑,风起尘高雉堞微。 蝉到夕阳声更急,树经寒露叶初飞。 正闻老母平安信,兼喜中丞克捷威。 扬策不知行色倦,欲沽村酿解朝衣。 注释: 将至荏平:即将到达荏平这个地方。 长涂:长路或长途。 騑騑:骏马疾驰的声音。 雉堞(zhi e):古代城上女墙的短墙;泛指城墙。 蝉到夕阳声更急:傍晚时分蝉鸣声越来越响。 树经寒露叶初飞:树木经受了一夜的寒冷露水,叶子刚开始飘落。 正闻老母平安信
【注释】 白云岩:山名。在今四川省宜宾县。烟霞起洞天:指洞中烟霞缭绕,如同仙境一样。冉冉:形容轻缓地上升的样子。出: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了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峨眉山后写的,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烟霞起洞天”,以生动的形象写出了峨眉山的秀美和神奇。烟霞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第二句“藤萝封石室”,描绘了峨眉山上奇特的景象。藤萝缠绕着石壁
【译文】 寺在幽深的地方,夕阳斜照,藤萝覆盖的小径,踏着朦胧的光影。靠近长江的水鸟归巢投宿于树上,穿过竹林的蝉鸣声切响于床铺。秋已三旬犹苦热,离城十里就成乡野。近来一直习惯山中清静,直北神京路可望而不可及。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起笔,描写了寺的僻静和夕阳的西落,然后写江边的水鸟归巢,接着写穿竹的蝉噪之声,最后写自己远离都市的乡村生活。全诗意境优美,情景相融,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释】 白云岩:山名。在今四川省宜宾县。烟霞起洞天:指洞中烟霞缭绕,如同仙境一样。冉冉:形容轻缓地上升的样子。出: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了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峨眉山后写的,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烟霞起洞天”,以生动的形象写出了峨眉山的秀美和神奇。烟霞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第二句“藤萝封石室”,描绘了峨眉山上奇特的景象。藤萝缠绕着石壁
【诗句】 稠桑道中望黄河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 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 仰视耕穫人,转折忽相失。 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 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 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 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 逾关势弥雄,四齧奔马逸。 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 泛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 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 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 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 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 向来险远虞
【诗句释义】: 宁州,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晓发,早晨出发。灯火启严城,戴星行未已,夜晚出发。灯火照亮了严城的城门,戴星出行还没有结束。 夜来下绝坂,左右崇墉倚,昏黑中迷失前行的旗帜,时顾斗杓指。夜晚下行到陡峭的山岭,左右都是高大的城墙依偎着。 昏黑迷前旌,时顾斗杓指,晨鸡登顿初,险涩曙光紫。昏暗中迷路了行进中的大旗,不时地看看北斗星的位置。晨鸡刚刚报晓,曙光已经染上紫色。 林原衍山巅,溪壑行地里
【注释】 名岩:有名的山峰。六六:形容山峰高峻的样子。 未到:还没有到达。须:须要,需要。 碧树:绿色的树木。丹梯:红色的梯子。 石龙:指石壁上的龙形岩石。苔边:指苔藓覆盖着的石头旁边。药灶:指用来炼丹的炉灶。竹径:指用竹子铺成的小路。茅庐:指简陋的草房。山邻:山中的邻居。时送酒:不时地送上美酒。微官:小职官,这里指微薄的官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山观景之作。诗人游浮山赏奇峰异石,沿途见闻
【译文】 寺在幽深的地方,夕阳斜照,藤萝覆盖的小径,踏着朦胧的光影。靠近长江的水鸟归巢投宿于树上,穿过竹林的蝉鸣声切响于床铺。秋已三旬犹苦热,离城十里就成乡野。近来一直习惯山中清静,直北神京路可望而不可及。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起笔,描写了寺的僻静和夕阳的西落,然后写江边的水鸟归巢,接着写穿竹的蝉噪之声,最后写自己远离都市的乡村生活。全诗意境优美,情景相融,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人在赤木里口墩下休息,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下面对每一句诗句进行分析: 1. 赤木空蒙翠接天,悬车路杪下烽烟: - 赤木:地名或自然景观,此处指代一个美丽的地方。 - 空蒙:天空中的云彩模糊不清,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 - 翠接天: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悬车路: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可能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走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