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懋循
【注释】 向:傍晚。暝:日落,傍晚。何所:何处。依微:隐约。望亭:地名,在今江苏省泰兴、扬州一带,是古时水陆交通的要道。津:渡口。津路:渡口之路。瑟瑟:象声词,形容风声。树:指杨柳。离离:雁群飞过的样子。汀(tīng):水边的沙洲。数:多次。 【赏析】 此为羁旅行役之作,写于旅途中。诗以客舟夜泊望亭为线索展开,从“暮投”、“津路”写到“望亭”,再到“津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注释: 客路经春侣伴稀,故乡回首泪沾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旅途中春天的同伴很少,一回头就能看见家乡的景色,不禁流下眼泪沾湿了衣裳。 不知若个吹长笛,一夜梅花似雪飞。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谁在吹长笛,一夜梅花盛开如雪般飘落。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家乡的情感。首句“客路经春侣伴稀”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旅途中,春天的伴侣很少的景象。这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
《集臧晋叔希林阁寓目钟山诗》是明代诗人臧懋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诗句释义: 1. 钟山郁佳气,龙变与云蒸。 “钟山”指的是南京的钟山,古代帝王之山,有“钟鼎”之意,故称钟山为“钟鼎山”。在这里,“郁佳气”意味着钟山充满了美好的气息,而“龙变”则可能指的是山上的龙脉在变化,如龙腾跃、龙舞动等。“云蒸”则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钟山的神秘感和威严。 2.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时的诗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客居还送客,人日更愁人。" - 注释:客人即将离别,人日时节更加让人忧愁。 - 译文:在成都的我,又送别一个客人离去,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更是感到孤独和忧伤。 2. "江树停残雪,沙禽赴上春。" - 注释:江边的树木已经停止积雪,沙洲上的鸟儿开始迎接春天的到来。 - 译文:江边已无积雪,沙洲上的鸟儿开始了新的生机
【注释】 集:宴请。水亭:临水的亭台。饯送:饯别。能始:曹能始的字,名士。北上:指曹能始到京城任职。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在江边为朋友饯行的情景。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江亭饯别的场景,后两句写友人离去后杨花随风飘散的情景,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译文】 送行的时候是在江边的亭子,夕阳西下,酒也喝完了,客人也渐渐地少了。 那漫天飞舞的杨花好像不知道分别一样,到处随着你飞旋
客路经春侣伴稀,故乡回首泪沾衣。 不知若个吹长笛,一夜梅花似雪飞。
相送江亭暮,尊空客渐稀。 杨花不解别,到处逐君飞。
钟山郁佳气,龙变与云蒸。 君看芒砀泽,何似望舂陵。
臧懋循(1550年~1620年),字晋叔,号顾渚山人,是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 在明代文学领域,臧懋循不仅以其戏曲创作和理论贡献闻名,还因他的诗词作品而受到后世的称颂。以下是对臧懋循及其文学贡献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臧懋循出生于浙江长兴,自幼聪颖好学,七岁时就能通晓《五经》,博闻强记,为人不拘小节。 - 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他出任了湖北荆州府学教授
臧懋循(1550年~1620年),字晋叔,号顾渚山人,是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 在明代文学领域,臧懋循不仅以其戏曲创作和理论贡献闻名,还因他的诗词作品而受到后世的称颂。以下是对臧懋循及其文学贡献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臧懋循出生于浙江长兴,自幼聪颖好学,七岁时就能通晓《五经》,博闻强记,为人不拘小节。 - 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他出任了湖北荆州府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