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暝投何所,依微识望亭。
客舟今复至,津路昔曾经。
瑟瑟风吟树,离离雁度汀。
翻令乡思逼,数起视明星。
【注释】
向:傍晚。暝:日落,傍晚。何所:何处。依微:隐约。望亭:地名,在今江苏省泰兴、扬州一带,是古时水陆交通的要道。津:渡口。津路:渡口之路。瑟瑟:象声词,形容风声。树:指杨柳。离离:雁群飞过的样子。汀(tīng):水边的沙洲。数:多次。
【赏析】
此为羁旅行役之作,写于旅途中。诗以客舟夜泊望亭为线索展开,从“暮投”、“津路”写到“望亭”,再到“津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诗人通过写景抒情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隽永。
首句写傍晚时分投宿在何处?“向暝”,是说天色已晚,傍晚。投宿之处,隐然可见。次句写在暮色苍茫之中,依稀看见望亭。“依微识”,意谓隐隐约约地辨认出。这是说,在暮色笼罩下,只能隐约看到望亭的影子,不能看清望亭的面貌。这和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两句,“今夜鄜州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情景相同,都是由于月光昏暗,不能看清景物,只好借助想象了。
第三、四句写夜泊望亭时所见之景:“客船今日复至,昔日渡口经过。”这是说,今天夜晚又停泊在这条客船上,而昔日曾经在此停歇。“复至”与“昔经”相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流转。诗人之所以这样写,可能是为了抒发感慨吧。
五、六句写夜泊后所触之感:“萧瑟风吟树,离散雁度汀。”这是说,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萧瑟地吹着树,看到大雁一行行地飞过水边的沙洲。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心情,而是选取了风声和大雁这两个典型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它们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萧瑟的风声,使人联想到秋风萧萧;而大雁一行行地飞过水边的沙洲,又使人联想到秋天的到来。这就暗示出自己的游子身份和乡愁的滋味。
最后两句写因乡思而难以入睡:“翻令乡思逼,频起看明星。”这是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了,于是频频起来观看那轮明亮的星星。“翻令”即“反令”。“频起”即“频眠”。“明星”即“明星儿”,这里泛指星星。这两句是说自己辗转难眠,是因为思念家乡的缘故。
此诗以羁旅之情为主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游子情怀和乡愁之感,写得情真意切,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