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洙水桥 千寻松桧肃萧森,洙水回萦古阁阴。 分派长流君子泽,寻源还到圣人林。 环桥异代频留碣,筑室当年忆治任。 一自太牢隆汉祀,泉边几度翠华临。 注释: 洙水桥:指建于洙水的桥梁。洙水:古称济水或泗水,今为黄河下游支流之一。 千寻:形容很高。 松桧:松树和桧树,皆古代帝王陵墓前常见的树木。肃萧森:形容景色幽静、肃穆,给人一种庄重、沉静的感觉。 洙水回萦:洙水环绕流淌,如同绕着古阁的回廊一样。 分派
丰乐亭 【注释】: 1. 岩壑环滁面面奇,堂开况枕玉泉湄。 岩壑环绕着滁州城四面都是美景,厅堂宽敞明亮仿佛枕靠着美丽的泉水边。 2. 停骖欲访名贤迹,剔藓还看幼妇碑。 停车想要寻找名人的故居,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又看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墓碑。 3. 远岫横拖云断续,夕阳斜带树参差。 远处的山峰横卧在天空中,云雾时断时续地缠绕着山腰;夕阳斜射在树林之中,树影参差错落。 4. 隔林歌鸟如相媚
【赏析】 《临城晚眺》为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在临安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晚霁”开头,点明题旨:晚晴时登上临安城郊的山岭,观赏景色。作者通过描写晚霁时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情。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日暮时登上临安城郊之山,俯瞰城中,所见景象与平时不同。“乘阳节气烧痕知”,是说太阳已从云隙中露出,余晖映照在烧焦的田野上,犹如被烧毁的痕迹。“晚霁轺中四望宜”
诗句释义 1 “雪晴初见日华新”:这句话描述的是雪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场景。"雪晴"指的是雪后的晴朗天气,"初见日华新"则描绘了太阳的光辉在雪地上反射出新的光辉,给人以新生的感觉。 2. “似与灵山托胜因”:这里的"灵山"可能是对九华山的代称,"托胜因"则可能是指通过这次雪景来表达某种超凡脱俗或吉祥如意的意义。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通过自然美景寄托美好愿望的意境。 3. “风定一帆仍自远”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 首句“疏条偃蹇一花开”,描述了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自绽放的情景。疏条偃蹇形容梅花枝条弯曲,一花开则意味着梅花独自盛开的美丽景象。 第二句“曾否欧公手自栽”,提到了梅花的种植者是北宋著名的文人苏轼(字子瞻),他亲手种下了这些梅花。这里强调了梅花的高贵品质,因为它是由一位有学问的人种植的。 第三句“雪压故枝仍欲竞”
【注释】 1.棹:船桨,泛指船。 2.霁影:雨后天晴的云影。 3. 蛟龙戢浪不复怒:水神不再发怒了。 4.清汉:天河。这里代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经过月夜雨雪后乍见天晴时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雪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首句写阴云密布,处处都是云雾缭绕;次句写朝朝停泊岸边,雪花打在窗户上;第三句写仍可看见山峰披着素练;第四句写忽然看到雨后晴天时的云影映在清澈的江面上;五
捉月亭 荒亭高倚白云堆,槛外风涛入坐来。 万古仍悬波底月,只今谁是谪仙才。 天留采石供汤沐,地拥三江佐举杯。 莫怪石尤羁客舫,为公端合再低回。 注释: 1. 捉月:指在月夜下赏月、饮酒。 2. 荒亭:指亭子荒芜冷落,无人问津。 3. 高倚:意为亭子高耸于云端之上,直插云霄。 4. 槛外:即栏杆外面,形容景色壮丽。 5. 风涛:风浪。 6. 万古:自古以来,很久之前。 7. 悬:挂在空中。 8.
注释:望峄山 翠色削平的山峰插入云霄。 雨后岚气霭霭,景色更加绚丽。 苔藓覆盖的断碣上还留有秦代文字,匣中珍藏着当年制作桐木乐器的记事片断。 脉脉相通的是尼丘山,树枝蜿蜒分出泰山东麓。 攀援而上便要探索这幽静的胜地,面对此景我惭愧得连紫烟也比不上了。 赏析: 《望峄山》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一首五绝诗。此诗以咏山为主,写诗人登临览胜的感受,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孙太守在醉翁亭设宴,我因捡拾欧公笔记中的话来作诗。 两峰水落石粼粼,路转峰回客到频。 日照林霏禽鸟乐,云归野榻簌殽陈。 溪山尔作环滁长,伛偻余惭太守宾。 宴罢颓然人影乱,醉翁多恐是前身。 【注释】 两峰:指醉翁亭前的两座山峰。水落石出,所以显得更加明亮晶莹(粼粼)。 路转峰回:意思是说山路曲折,山势回旋。客人频频到来。 日照林霏:阳光照射树林,使林间的雾气消散。禽鸟快乐地鸣叫。 云归野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辰翁所作,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寂寞春宵更可怜,云汀雪舫转悠然。 - 注释:在这个孤独而宁静的春天夜晚中,我感到更加的孤独和寂寞。我坐在船上看着远方的景色,感到心情无比悠闲。 - 赏析:诗人以“春宵”为线索,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孤独之情。同时,“云汀雪舫”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船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2. 几家灯火明村市,何处笙歌隔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