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阳节气烧痕知,晚霁轺中四望宜。
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
无端山鸟迎人啭,不尽溪云背马随。
莫谓风尘无好况,林光野润总催诗。

【赏析】

《临城晚眺》为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在临安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晚霁”开头,点明题旨:晚晴时登上临安城郊的山岭,观赏景色。作者通过描写晚霁时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情。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日暮时登上临安城郊之山,俯瞰城中,所见景象与平时不同。“乘阳节气烧痕知”,是说太阳已从云隙中露出,余晖映照在烧焦的田野上,犹如被烧毁的痕迹。“晚霁轺中四望宜”,是说天已放晴,坐在车上可以四处眺望,十分惬意。“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是说雪光照在空荡荡的山崖上,使人误以为是月亮升起;而山上梅花还未开放,枝头却挂着晶莹的冰凌,仿佛是梅花含着冻花抱怨春天来得太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晚霁时分的景色,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第三、四两句写山鸟迎人啭,溪云向马随的情景。“莫谓风尘无好况,林光野润总催诗”,意思是不要说世间风尘多难,即使如此,树林中的阳光和野外滋润的空气也足以催动诗兴。这里,诗人以景结情,借景寓志,表现了诗人虽身在仕途,仍心向往自然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将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