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泉香冽劈云开,六一曾经品第来。
再见环滁溅玉液,恍疑合浦返珠胎。
久湮岂有山灵閟,乍涌宁关地脉回。
异代风流真竞爽,使君元是济川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文,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诗首联“名泉香冽劈云开,六一曾经品第来。”中“劈”是推开,“六一”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意思是说,这股清澈的泉水从天而降,冲开了云雾,直泻到人间。白居易曾在此品鉴过这股泉水,并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白居易因被贬官为江州司马,来到滁州,与当地长官孙太守共同治理这股清泉。第二句“再见环滁溅玉液,恍疑合浦返珠胎。”中“见”指再次见到,“环滁”指滁州城四周的景色。意思是说,在环滁之地又见到这股清泉飞溅如玉液,仿佛是那南海明珠返回故里。第三句“久湮岂有山灵閟,乍涌宁关地脉回?”中“久湮”指长久淤塞或沉埋,“閟”意为封闭,“乍涌”即突然涌出,“关”这里指地理上的地方。意思是说:这山中之水久被埋藏,哪会有什么山神封闭?忽然之间涌了出来,难道和地脉有关?第四句“异代风流真竞爽,使君元是济川才。”中“异代”指不同朝代。“竞爽”指更加美好,“使君”即指孙太守,“济川”指治理洪水。意思是说:不同朝代的人都能领略到这股清泉的美妙,您孙太守本来就具有治理洪水的才能。末一句“异代风流真竞爽”,既是赞美孙太守有高超的治理才能,也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不满。
【答案】
(1)次韵奉和孙太守修浚让泉之作
名泉香冽劈云开,六一曾经品第来。
再见环滁溅玉液,恍疑合浦返珠胎。
久湮岂有山灵閟,乍涌宁关地脉回。
异代风流真竞爽,使君元是济川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春。孙位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与白居易同朝做官,以善于治水闻名于世。当时,滁州刺史李幼卿请孙位来滁州任郡守,孙位在任期间治理得法,使得滁州一带出现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有方岩、五老、琅琊山、隐秀山、牛头山、皖公山……多奇胜”(杜牧《题西涧村》)。孙位的政绩受到朝廷的嘉奖,因此被调至杭州任刺史。作者在这首诗中赞扬孙位治理滁州山水的政绩,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不满。
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都是对偶句,且押韵严谨。首联起兴,描写了滁州的山水之美;颔联进一步写孙位治理滁州山水的业绩,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