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缵
注释: 1. 十七夜再集李伯襄楼上为爱清秋赏,招邀更倚栏。 - "为爱清秋赏":因为喜爱秋天的景色而赏。 - "招邀更倚栏":邀请他人一同欣赏美景。 2. 故人殊共此,圆魄未须残。 - "故人":老朋友。 - "殊":非常。 - "圆魄":指月亮,圆月。 - "须":必须。 3. 拚醉酬良夜,惊衰怯早寒。 - "拚醉酬良夜":拼着喝醉了来报答这美丽的夜晚。 - "惊":使感到惊讶或震动。 -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李伯襄、曾元鲁、黎有道等同游吴地时所作。 首联:“木叶萧萧下,庭阶事事幽。”写秋天景色,“萧萧”、“事事”都是用拟人手法写出的。秋日里,树叶飘落,庭院显得幽静,这正与自己的心情相投合。 颔联:“自公多暇日,久客不禁秋。”这是说,你(指吴光卿)闲暇的日子多,我长期做客在外,也禁不住这秋天的凉意。“自公多暇日”,说明吴光卿来得正好;“久客不禁秋”,是说自己虽久在外地
【注释】 客邸:客居的住所。 破寂寥:打破寂静的寥落。 病馀:指疾病之后。 凉入酒魂销:凉爽的气息使酒意全消。 清狂:放纵,不拘谨。 我辈:我等。 胜事又今宵:今晚的欢乐胜过往常。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秋日喜遇吴光卿孝廉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欢迎、对相聚的喜悦之情。 首联“客邸秋将莫”,点明季节和时令,同时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颔联“相过破寂寥”表明作者因友人的到来而打破了寂寞。
酬钱德丕过酌斋头之作次韵 汝作朱门客,依然松桂心。 时耽杨子赋,肯卖长卿金。 话久杯行数,庭空暑不侵。 相看偏忆昔,双鬓岁华深。 注释:汝作朱门客,依然松桂心:你作为豪门贵胄的子弟,内心还是保持着像松树、桂花一样的坚韧和高洁品质(汝作,指你作为豪门贵胄的子弟;朱门,指豪门贵族的府邸;依然,保持……品质;松桂心,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时耽杨子赋,肯卖长卿金:时常沉醉于杨雄的辞赋
注释: - 羡尔囊中草,篇篇语可惊:羡慕你口袋里的草,每一篇都让人惊奇。 - 诸公欣共赏,季子早知名:各位都很欣赏这些诗,而季子(李伯襄)早就已经出名了。 - 幸及黄花候,同寻白社盟:幸运地赶上了秋天,和大家一起寻找白社联盟。 - 孤尊今夕意,须尽掌中倾:今晚独自饮酒,需要把酒一饮而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与吴光卿孝廉、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和黎有道山人的聚会上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字词含义,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得家信”一句,点出时间是隔岁,表明自己远离家乡已有一年;“作越吟”两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也透露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遥传一赤素,真比万黄金。”这两句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丛菊他乡泪,维桑子舍心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以“黄亮垣归省”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惜别之思。此诗前四句写景抒情,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后四句写景抒情,表达祝愿之意。 (1) 首联“亦自希朝谒”,意为:自己也希望去朝拜。“朝谒”,古代臣子上朝时在庙门外拜谒的一种礼节。此处是诗人自谦的写法,说自己也是希望去朝见皇帝的。 颔联“归心底欲忙”,意为:归家的心已经急迫地想要启程了。“归心”,指急切思念家乡的心情
【注释】 ①白社:这里指朋友聚会。②朱颜:红润的双颊。③酡(tuō):脸儿因饮酒而泛红。④空玉井:井中水已干枯,形容梧叶凋落。⑤金波:指桂枝,桂花盛开时节。 【赏析】 此为七律。首联以月起兴,点出时序。次联写景,写秋色之凄清、梧叶之萧瑟,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第三联写自己对酒当歌,豪情满怀,借以抒发内心的悲愤和不平。末联写逢友相聚,无拘无束,畅饮高歌,更显得友情深厚。全诗写得沉郁悲壮
秋日喜吴光卿孝廉至招同李伯襄太史曾元鲁比部黎有道山人小集 【注释】吴光卿:名不详。孝廉:汉代的一种科目,指举荐的贤良能士。招:邀请。帝乡:皇宫,代指京城。风尘:风尘仆仆。怜:怜悯。词赋:诗词文章。霜叶:秋天的叶子,泛指树木。篱花:篱笆旁的花,泛指花草。东山:指隐居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偶遇友人吴光卿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理解全诗大意和作者情感,再进行赏析。 ①第一联“尚忆春留赏,冯栏看牡丹。”意思是:还怀念春天的景色,倚着栏杆欣赏牡丹。“冯栏”指倚靠着栏杆。 ②第二联“东风三月暮,细雨一花寒。”意思是:三月的风,吹得人感到有些冷清。这两句是写暮春时节,天气寒冷,风雨交加,牡丹花受冷风和细雨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