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清秋赏,招邀更倚栏。
故人殊共此,圆魄未须残。
拚醉酬良夜,惊衰怯早寒。
楼前移几尺,频起把杯看。
注释:
- 十七夜再集李伯襄楼上为爱清秋赏,招邀更倚栏。
- “为爱清秋赏”:因为喜爱秋天的景色而赏。
- “招邀更倚栏”:邀请他人一同欣赏美景。
- 故人殊共此,圆魄未须残。
- “故人”:老朋友。
- “殊”:非常。
- “圆魄”:指月亮,圆月。
- “须”:必须。
- 拚醉酬良夜,惊衰怯早寒。
- “拚醉酬良夜”:拼着喝醉了来报答这美丽的夜晚。
- “惊”:使感到惊讶或震动。
- “怯”:害怕。
- 楼前移几尺,频起把杯看。
- “楼前”:指楼上的前方。
- “移”:移动,这里表示走近。
- “频”:多次,多次做某事。
- “把杯看”:端起杯子观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与友人相聚饮酒作诗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展现了一幅温馨浪漫的中秋节夜景图。
首句”为爱清秋赏,招邀更倚栏”,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以及邀请朋友一起欣赏的心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刻,所以作者特意挑选了这个时间与朋友们一起赏月饮酒。
第二句”故人殊共此,圆魄未须残”,诗人感叹与老朋友的相聚是多么难得,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逝去的明月的不舍。这里的”殊”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珍惜之情。
第三句”拚醉酬良夜,惊衰怯早寒”,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对美酒的热爱以及因饮酒而引发的感慨。”拚”字更是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同时,诗人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脆弱,对早冬的寒冷有所畏惧。
第四句”楼前移几尺,频起把杯看”,诗人站在楼前,看着月亮慢慢升起,不时地举杯畅饮,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频起”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美酒的沉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他对友谊、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