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端蒙
诗句:长信宫中日影稀,终南山外白云微。 译文:在长信宫里,阳光变得稀少,而远处的终南山上,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白云。 注释:长信宫,指的是汉代皇帝的寝宫,位于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是秦岭山脉中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长安城西南方向。日影稀和白云微都是形容阳光稀薄,云层厚重的景色。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对比长信宫外的日光照射与终南山上的云层
宫词四首 绣帘低垂,棋女相伴,细说羊车消息 1. 绣帘终日只低垂 - 绣帘低垂,象征宫内女子的低调与内敛。 - 绣帘作为宫殿中的一种装饰,常代表着富贵与奢华。 - “终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平淡。 2. 羊车消息远 - 羊车是皇帝专用的交通工具,寓意皇权尊贵。 - 消息远传,表示信息传递之广和距离之远。 - 暗指宫中女子虽地位卑微,但依然关注着国家大事。 3. 漫传秋后册昭仪 - 册封昭仪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大意,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此诗为《从军行》的第一首,写征人在边塞征途中所见所感,表现其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四句,前三句叙事抒情,第四句议论抒情。开头两句,诗人以“饮马”二字领起,描绘了一幅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图。接着诗人又用“回首望家乡”一笔,将镜头对准了征人自己,点出“饮马长城窟”的缘由
宫词四首 参差官树乱啼莺,后院沉沉坐月明。 玉辇不来春已半,遥闻凤吹隔霞声。 诗句释义 1. 宫墙内春意盎然:宫墙内,春风拂过参差的官树,莺鸟鸣叫,仿佛在争鸣。此句描绘了宫中春意盎然的景象。 2. 月光如水洒庭院:后院中,月光洒满整个庭院,显得深沉而静谧。此句描绘了月光下的后院景色。 3. 御驾未临春已半:然而,皇帝并未到来,春天的美景已经悄然消逝一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注释】 绣辇东来:指汉武帝时李夫人的哥哥、中山王刘赫的妃子李夫人随汉武帝出巡,在长安病故,武帝派使者用“绣辇”把刘姬接到长安。琛骑驰:指匈奴单于听说汉将李陵率五千步兵攻打匈奴单于,派兵迎击,李军大败。李陵投降匈奴。 蛾眉亦自系安危:指李夫人被害后,汉武帝非常悲痛,以皇后之尊亲临吊唁。 如今塞上无遣镞:指匈奴人已不再侵扰汉境。遣,赠送。镞,箭头。 军中有贰师:指班超收复西域,为汉立大功。贰师
注释: 秋叶萎黄,思不禁。 灞川荆峡两幽沉。 游魂不逐胡笳散, 冢草青青见妾心。 赏析: 《明妃曲》是一首描绘了昭君出塞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明妃出塞前的生活、情感和离别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明妃的深深思念之情。 “秋叶萎黄思不禁”,这里的“秋叶”象征着昭君即将离开的秋天,而“萎黄”则暗示了昭君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思不禁”也表达了昭君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灞川荆峡两幽沉”
注释: 1. 蓟门:指古蓟州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区。 2. 苍苍:高远的样子。 3. 渔水:即易水,发源于河北省易县境内,流向北流经北京、河北等地,注入永定河。 4. 湲湲:形容水流缓慢流淌的样子。 5. 壮夫:强壮的男子或战士。 6. 生还:活着回来,指战争结束返回家乡。 7. 千金:指代珍贵的钱财,这里用来形容骏马的价值。 8. 饰刀环:用金玉等装饰刀柄。 9. 相邀:互相邀请。 10.
【注释】: 1、香山郭使君:即郭翰,字子安。唐朝人,曾任岭南道节度使,因在岭南任上时与僚属发生争执,被贬到岭南西道(今广东西部),故称“岭南道”。 2、发云端:指诗人由长安出发去赴任。 3、东风画旆(piè):东风拂面,旗杆上挂着的旗帜迎风招展。 4、符分南粤岛:指朝廷给郭翰的命令,要他在岭南管理南粤(广东)地区。 5、舟度郁孤滩:指他乘船渡过郁孤山(位于广州附近,有“瘴江”之称)。 6、海郡
宫词四首 良家初入未承恩,谩着罗襦锦凤纹。独向深宫倍萧瑟,不知何处望春云。 注释版 良户人家女子初入宫中尚未受到皇帝的宠幸,她随意穿着一件绣有凤凰图案的罗衣。她在深宫中感到格外孤独和凄凉,不知道在何处能够看到春天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良家女子初次进入宫廷后的情感与处境。她原本只是普通女子,但在宫中却未能享受到应有的宠爱,只能以简陋的罗衣示人,这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宫廷中的无奈与辛酸
明妃曲 朔雪胡沙拂羽旌,君王命重妾身轻。 和戎本为苍生计,敢惮焉知万里行。 译文: 初见昭君出嫁时,她在风中泪湿了春风,鬓边珠落。回望镜中的自己,她无色可施,只能依靠君王的宠爱来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存在。后来听说她被画得如花似玉,又惊又喜,这使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美丽。 赏析: 此诗是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其一》,全诗通过王昭君的美貌、情态、风度、民族大义为主线,语言矜炼深雅,风格鲜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