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粤俊
诗句: 1. 今日天气佳,抚景欣有托。 2. 惟恐寒节至,安暇问藜阁。 3. 驾言曲水游,忽思旧所作。 4. 长歌复短吟,知己乐莫乐。 5. 公家事缤纷,痴儿应了却。 6. 抛去得闲身,任他乱离瘼。 7. 游目四野外,岂羡千人诺。 8. 幸从王令乔,共赴葛仙约。 9. 景物竞明媚,昂霄堪耸壑。 10. 缀途恋前美,名胜如献酢。 11. 爰陟峰门冈,远眺悲摇落。 12. 鸟鸣山更幽,径转境弥廓。
注释: 谒忠孝祠 巨节今弥显,孤忠久益光。 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 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 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 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 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 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 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 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 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 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 气凌文相凛,儿迥卞家行。 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 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 涕泗长辞辟
诗句 1. 伏腊村翁走:伏腊,古代对冬天的称呼。村翁走,指的是乡村的老者在冬季农闲时节外出行走。 2. 春秋国典彰:春秋,指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国典,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彰,明显或显著。 3. 松楸馀俎豆:松楸,两种植物,这里用作比喻,可能是指树木或者与树相关的物品。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 4. 忠孝在蒸尝:蒸尝,是一种祭祀的方式。忠孝
罗浮漫兴 石楼楼畔即通天,锦绣峰头紫翠连。 瑶室凌空堪永日,铁桥高跨自何年。 羽车去后人稀到,玉笛吹时鹤共旋。 再读黄庭参内景,梯飙吾拟访飞仙。 注释: 1. 石楼楼畔即通天:石楼(可能是指某个建筑或景观),其边缘与天空相接。通天,形容其高度之高,可以直达天际。 2. 锦绣峰头紫翠连:锦绣峰,形容山峰如锦绣般美丽。紫翠连,指山峦之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 3. 瑶室凌空堪永日:瑶室
注释: 触目有馀适,咸共归恬漠。回瞩仙舄踪,洵是阳春脚。 触目有馀适:看到景色后感到十分舒适和惬意。咸共归恬漠:大家一同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回瞩仙舄踪:回头看看仙人的踪迹。洵是:确实如此。阳春脚:春天来临的季节
【诗句解析】 1. 层崖千仞削芙蓉:层层山崖陡峭,如同削去的芙蓉一般。 2. 踏蹬寻芳兴倍浓:踏上石阶,寻找芬芳的花草,兴致更加浓郁。 3. 金液已成丹灶冷:已经炼成了金液,但丹灶却已变得冰冷。 4. 玉函犹见白云封:玉匣里还有封存的白云。 5. 飞飞尚想衣为蝶:飞翔时还想着衣服变成蝴蝶。 6. 步步偏夸杖是龙:每一步都感觉自己像在龙背上行走。 7. 便欲御风淩八表:想要驾着风飞越八表。 8.
宿证果寺 借榻依禅室,丹霞暮景浓。 开门曾证果,南北寔称宗。 烟气炉腾鹤,经声钵跃龙。 尘机才息处,夜半听□钟。 注释: - 借榻依禅室:借用寺院的床铺休息。 - 丹霞:指红色的云霞,这里可能是指日出或夕阳时的景象。 - 开门曾证果:指在寺庙中修行后,曾经获得某种成就或悟道。 - 南北寔称宗:指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人称他为宗师。 - 烟气炉腾鹤:指香烟缭绕如鹤舞。 - 经声钵跃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丽日光辉满草堂,海风浓淡昼初长。 - 诗句描述了一个明媚的春日,阳光照耀着草堂,海风在室内外之间弥漫,使得白天时间似乎变得更长。 2. 山光渐遍芙蓉水,花气全过薜荔墙。 - 随着时间的流逝,山景开始显现在水面上,花朵的香气弥漫整个墙壁。 3. 世事共看消短鬓,时名谁拟赋长杨。 - 诗人观察到世间的事物都在变化
暑中得雨 一雨从东至,参差过竹帘。 池香花气聚,砌碧水光潜。 病况闲中减,吟心爽后添。 田畬方作粒,相对喜廉纤。 翻译: 在炎热的夏日里,一场及时的降雨带来了清凉。雨水从东边倾泻而来,穿过竹林,落在竹帘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雨水滋润着池塘,使得池中的荷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同时,雨水也滋润着青石板路,使得石砖上的苔藓更加碧绿。 当雨水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我的心情。我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经过宿证果寺,一路穿行在幽静的山林小路上;颔联描述宿证果寺后所见景色,山中月色清朗,天高云淡;颈联描绘夜晚宿证果寺的情景,月光下,禅僧归去,入定于九天之秋;尾联写诗人醉后寻找宿证果寺的瑞石,意欲在梦中游历。全篇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 【答案】 首联“一径穿林僻”“池开象外幽”,写诗人经过宿证果寺,一路穿行在幽静的山林小路上。 颔联“僧归千嶂月,定入九天秋”,点明宿证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