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弘赞
山居 山居生活,我打算出城拜访老朋友,松门下观看着白鹤,总是迟疑不决。自己闲适的生活,像白社的荷衣一样,岁月已经老去,不是黄农木食民。秋天夜晚小亭子,怀念着蚬子,西风磐石梦驴唇。真正的独处生活,空千古。一抹溪光姓字沦。 注释: -数:几次; -拟:打算; -出:离开; -访:拜访; -故人:老朋友; -松门:松树环绕的门; -观:看; -鹤:仙鹤; -每:总是; -逡巡:徘徊; -自闲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山居 在崖边筑起房子远离城市的喧嚣,满瓮的莲花象征着超然物外的情感。 渔父可能不知道幽深的小涧里的乐趣,樵童又怎能辨识出隐居者的名号。 轻霜洒落草榭,芳香的桐树已变得衰老,暴雨落在松坡上,紫色的菌类生长出来。 一笑之间,古今之事已成梦幻;几回禅修,独自行走在独经之路上。 注释: 1. 山居:居住在山上的住所。 2. 傍崖筑屋远层城:在悬崖边上建造房屋,远离城市的喧嚣。 3
山居 鸟韵花香春自闹,窗闲林寂道如宜。 一条楖栗逢溪度,半卷楞严倚树披。 高下随平田有在,玄黄忽略马何为。 菩提妙法非空色,缘念未忘被物羁。 注释: 1. 鸟韵花香春自闹,窗闲林寂道如宜:春天的鸟鸣和花香使得一切都显得生动热闹,而窗外的宁静则与这环境相得益彰。 2. 一条楖栗逢溪度,半卷楞严倚树披:形容自己像楖栗一样顺着溪流前行,又像楞严经一样依靠树木休息。 3. 高下随平田有在,玄黄忽略马何为
弘赞(一六一一—一六八六),字在犙。 新会人。 俗姓朱。 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初入肇庆鼎湖莲花洞,翌年礼栖壑于蒲涧,剃染受具。 以己事未明,遂度岭而北,遍参诸方。 后归鼎湖,为二代住持,号草堂和尚。 著有《木人剩稿》等百馀卷。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生卒年:?-
弘赞(一六一一—一六八六),字在犙。 新会人。 俗姓朱。 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初入肇庆鼎湖莲花洞,翌年礼栖壑于蒲涧,剃染受具。 以己事未明,遂度岭而北,遍参诸方。 后归鼎湖,为二代住持,号草堂和尚。 著有《木人剩稿》等百馀卷。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