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严
【注释】 1. 积雨初晴夜:连日的阴雨过后,天气转晴。 2. 东窗见月痕;东窗即指东边的窗户,这里借指自己的住所。 3. 孤怀只自委:孤独的心情只有自己承受。 4. 此意与谁言:这种心情只能自己默默体会,难以与人分享。 5. 愈病非关酒:治病并不是因为喝酒的缘故。 6. 忘忧不在萱:忘记忧愁并不一定要依靠萱草(一种可以令人忘却烦恼的花)。 7. 最思支许辈:最思念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8.
【注释】 高士休官处:指隐居在庐山的高士。孤僧羁旅初:形容自己像孤身一人的僧人,刚刚来到庐山。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古代举行春游的一种风俗。匡庐:指庐山。匡庐山位于安徽省九江市,为三面临江的高山,山上云雾缭绕,景色十分秀丽。 【译文】 隐居在庐山的高士正在退隐,像我这样的孤单僧人刚到这儿。 在这风景如画的上巳节,我正望着风雨中的匡庐山。 我煮着黍饭吃,折断了荻草当柴烧,独自长吟着老渔翁的诗篇。
金井潭观游鱼 日动畏高影,应嫌水至清。 鼓琴人已往,濠上叹方生。 注释: 金井潭——即金谷园中的池塘。 鼓琴人——指晋代的王徽之,曾过朋友家不待请就弹琴。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三句写景,最后两句抒情。首句“金井潭”是诗人游览的地方;次句写游鱼对水之清澈的感受;三四句写诗人因友人王徽之已去而感到怅惘、感慨;末句写诗人的寂寞情怀。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姑苏是苏州的别称,这里指苏州最好的地方,也就是虎丘。 姑苏最好的地方,更何况是春天晴朗的时候呢。 有人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床铺休息,而我在山上游览一整天。 我忽然忘记了滞留在外的困苦,渐渐感到野外的情怀产生了。 晚上来到讲堂上,空对着月光吟诵诗句,月色正明亮。 注释: 1. 姑苏:苏州的别称。 2. 姑苏最佳处:姑苏是苏州最好的地方,也就是虎丘。 3. 况复好春晴:更何况是春天晴朗的时候呢。
《石人峰腊月菊花》 石人峰上腊月寒,菊香四溢满山涧。 敛息危峰坐,落英满涧阴。 重矜柔弱质,亦得岁寒心。 根不寄篱下,香能待雪侵。 何人餐不尽,起我一长吟。 注释: - 石人峰:指的是黄山的著名景点之一,因形似一位仙人而得名。 - 腊月寒:腊月是农历十二月,此时正值深冬,天气寒冷。 - 敛息:收敛气息,形容人在安静、肃穆的环境中。 - 危峰坐:形容在高峻的山峰上静静坐着。 - 落英满涧阴
注释: 伐木吟四首怀即公:这是一首五言诗。伐木吟,即指《伐木》这首诗。怀,思念、怀念。即,就是。公,指陶渊明。 一瓢乞食处,双眼独看云。 用一瓢来讨口饭吃的地方,两只眼睛却只能独自看着天上的云。 长读方山论,时翻般若文。 常常读着方山(陶渊明)的文章,时常翻阅般若经(佛经)。 阐幽知有待,析义恨无君。 阐释玄妙的道理知道总有不足,剖析词章的深意又恨不能有知己。 阐幽,阐发幽微。 阐幽知有待
第一首,从溪上别 伐木时,诗人与友人一起在溪边砍树。由于朋友离去,诗人感到孤独而寂寞。他感叹说:“自从我们分别以来,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人了”。 译文:自从我们分别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和我谈论心声的朋友了。 注释:溪上——指溪边的树林中。 二、听莺迟好友,临水叹伊人 听到黄莺的鸣叫,诗人想起了好友。看到清清的流水,他又想起了爱人(“伊”指代爱人,即诗友之妻)。 译文:我听到黄莺的叫声
【注释】 玉立烟霞外,天长望欲穷。 窥人一眼白,映雪万山空。 素色开残夜,疏枝待晓风。 别余孤冷意,不与水云同。 【译文】 梅花在烟霞之外独自高傲地挺立,天长夜短,望着它似乎望穿秋水。 梅花的花瓣如同人的眼睛一样明亮,映照着白雪覆盖的山峰,一片洁白。 夜色将尽,梅花依然开着,等待着清晨的风来吹落花瓣。 梅花孤零零地生长在这里,显得十分冷清,它没有和周围的水、云融为一体。 【赏析】
注释: 1. 梅花:指梅树。 2. 腊残:农历十月为腊月,腊月将尽。 3. 衰草尽:草木枯黄,形容冬天的景象。 4. 极目一空林:远望四周,只见一片空旷的树林。 5. 阅岁同为客: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我像客人一样四处漂泊。 6. 凌霜花自深:在寒冷的霜雪中绽放的花更加深沉。 7. 韵添孤月冷:月光下,梅花的香气增添了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8. 色有白云侵:云彩映衬下,梅花的颜色更加鲜明。 9.
【注释】 野怀:野外的情怀。何所寄:寄托在哪里? 馀梦:残存的梦境,指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云散:云彩消散。高楼:高处的建筑,此处代指诗人的居所。 孤筇(qióng):竹杖,筇是竹的一种。踏雪:踏着积雪。 空极目:远看空旷得极目所能及之处。 相对但持杯:相对无言只有举杯饮酒。 坐久日将暝:坐了一天太阳快要下山了。长天一鹤回:长空之中一只大雁飞回。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写在冬夜独自赏梅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