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绛
【解析】 本诗首联“白头重到故人家,境是人非起叹嗟”是说作者年岁已高再次回到故乡,见到的已是物是人非,不免感叹。颔联“三径未荒陶令菊,四时长放庾郎花”是说陶渊明的菊花和庾亮的梅花,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盛开不衰。颈联“林风光动藏莺叶,溪涨痕生宿鹭沙”描写的是作者在家乡看到的景象:树林里莺飞雀跃,树上的鸟巢随着树叶的飘荡而晃动;溪流涨满水,岸边的沙滩被冲刷得露出了原貌。尾联“肯构有材移病久
【注释】 1. 流觞:古代一种宴饮风俗,在曲水流觞的石上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谁先喝到谁就饮酒一杯。 2. 岩扉:岩石做成的门。 3. 载酒:指携带酒具。 4. 彩旗:指彩绘的旗帜。 5. 把得玉杯还自笑:意思是拿起玉杯自己笑着。 6. 真令似童儿:真的像小孩一样天真无邪。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两句写春日游宴,后两句写老翁之乐,表现了作者超逸旷达的胸襟和不拘形迹的潇洒风度
【题溪口广慈寺】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 注释: 1. 云外:指高入云端之外。轩窗:窗户。切:触及。斗牛: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此指天空中明亮的星星。翛然:潇洒自在的样子。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发生在夏季。生秋:仿佛生出秋天的感觉。 2. 青山:青绿色的山。屈曲:弯弯曲曲,形容曲折多姿。无重数:没有重复的。重数
解析与翻译 诗句 1. “分得藩符近海滨” - 注释:分得,意为得到;藩符,古代指封土的凭证或标志;近海滨,意味着靠近海边。 - 译文:我得到了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标志(藩符),并且它位于靠近海滨的位置。 2. “溪山清处养天真” - 注释:溪山,代指山水自然风光;清处,清澈的地方;养天真,指的是通过自然的洗礼培养纯真的本性。 - 译文:在清新美丽的溪山之中,我能保养并提升自己的天性。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的把握和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揣摩答题技巧,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 “责重忧多两鬓斑”,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肩负的重任和忧虑太多而使双鬓都变白了。诗人用典,表达自己因身负国家重任而忧虑重重。 “十年长梦赤城山”,意思是:十年来常常做着到天台山的梦。赤城山为道教名山之一,在浙江天台县
【注释】 前殿:指朝廷。宣中禁制:在皇宫的正门前传达皇帝的命令。南宫:即后殿,是皇后和太子的居住之处。看集:视察朝会。外朝班:指百官朝见皇帝时的行列。三阶:台阶,指宫殿的台阶。桃李:指皇帝所喜爱的妃子和宠臣。阴成:指他们受到皇帝的宠爱。四海闲:指全国都得到了皇帝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宫廷里听宣、看集的情景。首联“前殿听宣中禁制,南宫看集外朝班”,写诗人听到皇帝在正殿宣诏
注释: 朱轓: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两匹马拉着。 独来频:为什么只他一个人来? 不为溪山只为民:不是来欣赏山水的,而是来这里做官。 最爱年年禾稻熟:最喜欢看到每年秋天的禾稻成熟的景象。 时丰自有壤歌人:丰收的时候,农民会唱歌庆祝;这里的“壤歌人”指的就是农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上写的一首《爱亭》。诗的前两句是说,朱轓车为什么总是频繁地来?原来不是为了看风景,也不是来看山水的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时,怀念故乡而作。首句“丹荔黄甘北苑茶”,用北苑茶来比喻谢灵运的山水诗。次句“劳君诱我向天涯”则表示自己思念故乡,心随友人远去。第三句“争如太液楼边看”,则是对友人说,不如在太液池边观赏美景。最后一句“池北池南总是春”,是说自己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注释】 戊戌: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清明。吴去春:指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去春,即去年。河朔:黄河以北地区。今被召参贰大农:被召为宰相。悦然有感:心情愉快,感慨良多。 【译文】 前年赏花时节,我在家乡国中赏花,看到三行粉面绮罗红装的美女们。 今年春天我到边城下面去看持斧的勇士们,听到十万军声鼓吹雄壮。 每年春天阳光都特别长,此时朝骑又匆匆而过。 我却将目光投向昏暗的尘沙之地,去看看那东都的御柳树。
巡按睦州过乌龙山 群山衮衮卷波涛,举手天门尺五高。 尘土多年昏病眼,犹能千里见秋毫。 注释: 衮衮:形容群山连绵不断,波涛滚滚。 卷:动词,形容波涛翻滚的样子。 天门:神话传说中天的最高处,这里指云雾缭绕的山顶。 尺五:古代以一尺为长,一五为步,所以一尺五步相当于一丈五,是古代一种步长单位,表示距离短。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病眼:眼睛有病,视力不好。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