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诗句释义】 这首诗共十句,每句都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乾坤常简易:天地间的事物总是简单易行的。 2. 险阻知最精: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3.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尧舜的治理虽然困难,但最重要的是他们了解人的能力。 4.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孔子经常感到困扰,因为他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5.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就像山川一样危险
【注释】: 大钧:指天地自然运转的规律。坱圠(wěi què):辽阔广大。乾坤:指天地。六子:这里指《周易》中的六个卦象,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乃:就。春:指生机勃勃的景象。震子:指震卦的象征物——长男或长子。龙蛰:指龙潜藏的状态。一动则动,一静则止。化:变化。嘉熙:美好的时光。二仁孝:指尧帝的两个儿子——尧帝和舜帝都十分仁孝。宇宙在乎手:指宇宙万物尽在掌握之中。万化生于身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耕者劳筋苦骨馀,富家仓廪始多储。 及饥合发方牢闭,不识私家得食诸。 注释:辛勤耕作的农民,他们的筋骨劳累,而富人家则仓库丰满,开始积攒粮食。当饥荒发生时,人们会想到富人家的储备,而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否真的能吃得饱。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富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却无法得到足够生活保障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鸣蛙一部不虚鸣,知为农人奏乐声。 一岁勤劳方此始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仕进和道德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魏仲英仕进志向的认可,但也批评了后宫权豪等损害他志向的行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那么即使他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诗中的“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遁的看法。他认为,尽管隐遁可以保护自己,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那么隐遁并不能让他真正地解脱。因此
诗句输出:苦雨花无色与香,送春叶漫绿和黄。 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释义: 1. 苦雨花无色与香:描述了在连绵的苦雨中,花朵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与香气,变得单调乏味。 2. 送春叶漫绿和黄:春天的落叶在苦雨的洗礼下,由绿色转变为黄色,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消逝。 - 关键词注释: - 苦雨: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 花无色与香:强调了环境对花朵色彩与香气的影响
注释: 广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川流本敦化,溥博时出之。 刚毅发秋凛,宽裕融春熙。 聪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时。 权度心为甚,圣人良在兹。 思睿睿作圣,无思无不思。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理解和思考。 “广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需要有大胸怀,既要有宏观的规划,又要有微观的控制,就像走在低处要低头一样。 “川流本敦化,溥博时出之
【注释】: 1. 南风正起北风微:南方的风正在吹,北方的风很小。 2. 谁谓秋高尚马肥:谁说秋天高远,马匹肥壮? 3. 但愿金飙摧落木:希望金色的暴风能摧毁树木。 4. 和根亦仆拟何归:树的根系也被毁坏,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偶遇一场疾风后写的五首诗中的其中一首,通过描写秋风的肆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感慨。 “南风正起北风微”
【注释】 踯躅:徘徊。何尝:岂,哪里。充饥:指吃野菜充饥。蕨萁(qǐ):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长而宽,根茎肥大,可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道中遇到一种名叫“蕨萁”的野菜而作。诗中的“赵章泉”即诗人的朋友赵蕃。 首句“踯躅红花何实用”,意思是说这种花虽然好看,但有什么用处呢?这里用了一个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值钱的花卉的不满。 第二句“牡丹名品只虚奇”,意思是说这种花虽然叫牡丹
赠写神丘照堂 曾观赏孝子图,画像描绘子事母。 听闻君画技精湛,母亲孝顺至诚真。 众人称誉汝画作,不知孝母慈心纯。 我今拈出此画卷,欲以激励孝思情。 图画不在于丹青,映照并非眼睛明。 心中应守方寸稳,昭昭在心知是非。 画到精微处极致,人们自会相如比。 但疑内心本纯真,何以相貌有差异。 我的心犹赤子般纯洁,外貌却极显衰老态。 君欲绘我作形象,岂能还原婴儿貌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 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 诗句释义: 1. 浓烟: 描述的是烟雾非常浓厚的状态。 2. 笼: 笼罩,包围。 3. 远岫: 远处的山峰。 4. 望眼如昏花: 形容由于烟雾太浓,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5. 欲暮还欲雨: 似乎快要天黑了,又好像要下雨了。 6. 行人始离家: 行走中的行人刚刚开始离开家乡。 译文: 在金溪的道路上,烟雾缭绕着远处的山峰,使得视线变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