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包恢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都是先求学于陆九渊,后从学于朱熹的学者。 包恢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诗歌应该像参禅一样需要“顿悟”和“渐修”,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理想。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送蒙斋赴召六首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留忠斋山茨
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 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 身心尚无迹,屋庐更何即。 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 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 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 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 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 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 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 岂伊素草茅,但以盖茅好。 达者舍此谁,若将终身茨。 仁宅本同归,问舍非自私。 宇宙浩如许,藏用如谨独。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鸣蛙一部不虚鸣,知为农人奏乐声。 一岁勤劳方此始,侑他南亩馌时情。
题碧岩二首
万山拥碧屹不动,万石嵌崖何可攀。 似这立身须定得,定时方始是牢关。
偶成五首
六月浑如九月清,霁天月色冷幽屏。 出门聊寄双远目,二十四凹峰转青。
金溪道中六首
春意藏山川,如童蒙未发。 一朝兴勃然,触处争英杰。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非卿桥不立,谁是杜武库。 下浦未更新,过者几惊顾。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君许身比稷,视饥真己如。 免吾学颜帖,乞米李大夫。
江心寺
心无倚着绝沉浮,力破回澜岿独留。 远过金山推碧玉,屹如砥柱立中流。 木犹桂在月中植,人似身来镜里游。 况是清秋方净练,真成银汉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