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璧华
【注释】 簌簌:形容风声。竹箨(tuò):竹的幼芽。阑杆:栏杆。凌霄:攀缘而上,直上云霄。黛粉:指竹叶的颜色。碧罗:翠绿的罗衣。纳凉:乘凉休息。 【赏析】 这首词咏竹图四首,此为其中之一。作者通过咏物寄寓自己的情怀,抒发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画竹所见之景。“虚堂”,虚设的殿堂,即画中的堂室。“簌簌”是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与“寒箨”(竹笋)相照应
碧天吹下潇潇雨。排云直欲凌霄去。薄暮绮琴张。轻阴拂石床。 玲珑看戛玉。晕到斑斑绿。残梦忆潇湘,英皇洒几行。 注释:潇湘:湖南的别称。英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赏析:此诗为题画竹而作。第一句写景,以风雨之姿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二句则用“排云”比喻竹子直上青云之势;第三句通过描写夕阳中的琴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第四句则通过对琴声和石头床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
柳梢青 · 绿珠 惆怅芳时。画栏凭处,霜月凄迷。十载春风,尚书恩断,洒泪谁知。 雕梁燕子孤栖。诉新愁、枯絮沾泥。黯黯花魂,余香犹在,楼锁双扉。 注释: 1. 惆怅芳时:形容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留恋。 2. 画栏凭处:指在画栏杆旁边。 3. 霜月凄迷:形容夜晚的月光如霜一般清冷,给人一种朦胧而悲伤的感觉。 4. 十载春风:形容时间已经过去十年。 5. 尚书恩断:指受到的恩情已经断绝。 6.
菩萨蛮 · 题桃柳扇面玉骢不系垂杨柳。柳绿摇漾春如线。小鸟羡高枝。双飞不忍离。 攀条风似剪。触处思人面。酝酿荷长天。春光若个怜。 注释: 1. 玉骢(cōng)不系垂杨柳。 - 玉骢:指骏马,也常用来形容骏马。 - 垂杨柳:下垂的柳树。 2. 柳绿摇漾春如线。 - 摇漾:随风摆动的样子。 3. 小鸟羡高枝。 - 小鸟:此处泛指小动物或小鸟。 - 高枝:高处的树枝。 4. 双飞不忍离。 - 双飞
流云如水,银河悄然。空庭瓜果炉烟袅。小别即经年,星娥亦自怜。 灵桥凭鹊驾,暂乞神仙假。良会隔微波,停梭唤奈何。 译文: 天上的流云如同流动的水一样,银河也悄然无声地流淌。庭院中摆放着瓜果,炉子上飘散着袅袅的炊烟。分别的时间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年,但星星中的嫦娥也会为自己感到怜悯吧。 鹊桥之上,凭依着喜鹊的翅膀,暂时借用它们的力量,去向天宫祈求与心爱之人的相见。然而,美好的愿望却只能被阻隔在波涛之中
【注释】 绿珠:即杨玉环,唐玄宗的宠妃。“艳说”三句,写她的美丽容貌和高贵地位。“蝶梦酣春”二句,写她的美貌动人;“莺声度月”二句,写她的婉转动听的歌喉。 “君恩”五句,写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而她则贪恋荣华富贵。 “玉碎”四句,写她的美貌消逝,香消玉殒。“花葬”句,用《长恨歌》中事。 【赏析】 此为咏杨贵妃之词,上片写其美艳动人。下片写她因宠遇而骄奢淫逸,最后落得个香消玉殒的结局。全词语言华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与鉴赏。 要理解词的意境。此词以柳喻人,借柳自伤其早生华发,抒发了作者的愁绪和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曾记”三句是说,自己曾经记得春天里,莺儿在柳丝间穿梭忙碌,燕子剪裁着柳条裁剪出斜照的余光;接着写秋天来了,柳枝短长不一,谁又把秋日的光景催老?“休恼”两句,作者劝慰自己不要烦恼,也不要忧愁,因为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所以不必烦恼,也不必忧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 上片描写画中的美人,下片写现实中的美人。 “团扇”指古代女子用圆形薄纸制成的团扇,借以喻美女。“水纨”(wán)即纨扇。 “亭亭”形容身材瘦小而挺拔,也形容舞姿柔美。 “二分”指一半。“消瘦”指因思乡、思念亲人而消瘦憔悴。“虞姬”为楚汉之际著名女将。 “犹忆”指仍然记着或记得。“歌舞”指跳舞唱歌。 下片前两句写画中之人,后两句写现实之景。
柳梢青 · 绿珠 【注释】:若耶溪: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若耶溪,为东晋时王献之爱妾绿珠浣纱之所。吴苑:古时苏州一带的别称。五湖:太湖的一部分,在江苏、浙江两省之间。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对王献之的爱妾绿珠的追忆。绿珠是东晋名门望族王家的千金小姐,王献之娶了她之后,她曾随王献之到过若耶溪,在那里浣纱。后来王献之被赐死,绿珠自沉于水。词中“指点若耶”,“迎归吴苑”,回忆往事;“效颦羞煞东家”
注释: 丹青不把全身现。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这里指画人像的绘画作品。 全身:整幅画面。 不把全身现:没有把整个身体都展现出来。 轻盈一搦纤腰倦。 一搦:形容女子身姿柔美、纤细。 纤腰:指女子细长而柔软的腰身。 倦:感到疲倦。 独自倚妆楼。 妆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罗衣怯早秋。 罗衣:指用丝织品做成的衣服,如纱、罗等。 别具天然致:别有一番自然之趣。 何事蹙双眉。 蹙:皱起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