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璧华
解析: 诗句翻译: 1. 晓星稀。晓露霏。晓树和烟隐月低。夜乌啼。夜乌啼。 - 注释: "晓星稀" 描述的是清晨时分,天空中的星星稀少。 "晓露霏" 表示早晨的露水很细密。 "晓树和烟隐月低" 描绘了晨雾中树木和烟雾与月亮相互交织的景象。 "夜乌啼" 描述了夜晚乌鸦的叫声。 "夜乌啼" 再次提及夜晚乌鸦的叫声,强调其持续和重复性。 2. 啼破霜天,摇鞭古道西。 - 注释:
注释: 前度玉骢曾系。窥镜翠楼人媚。眉妩瘦三分,一样黄花滋味。 归已。归已。又是鲤鱼风气。赏析: 《如梦令·秋柳二首》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写秋柳、春柳,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秋天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赏析】 “窗涵烟水茫茫白。”起首两句写景,为全词的抒情做铺垫。诗人把窗户打开,让窗外的景物映入眼帘。窗外是一片茫茫的烟水,而窗内却是一片明亮的白光。“窗”是名词作动词,指推开窗户的动作;“含”是动词,指包含、包容的意思。“烟水茫茫白”,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象,给人以恬淡、闲适的感觉。“筠”(qín)是竹子的一种,这里指竹帘。这两句诗通过写景,表现了词人的闲情逸致。 “筠帘卷起如钩月
【诗句释义】 谒金门·寄蓉舫夫子,用韦庄韵: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名。此调以晏几道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七字、六十二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本词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他曾任户部尚书兼侍讲,因力主抗金而被投降派排斥,罢职归乡。全词以“寄”起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不要相忆,石榴还未成熟的消息难盼
【注释】 蝶翅花牵:蝴蝶的翅膀好像在牵引着花朵,比喻人与花的联系。 莺梭柳织:莺儿穿梭般地飞梭织布,形容春光如梭。 雕栏:雕花栏杆。 翠袖同凭:翠绿色的袖子一样倚靠在栏杆旁边。 子规:杜鹃。 离声苦:离别的声音令人感到痛苦。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换马的地方。 斜阳:夕阳。 燕僽莺僽:燕子筑巢,黄莺筑窝,比喻男女婚后不久即离异。僽,同“筑”。 花萦:花香弥漫。 蓬梗:蓬草的茎
【注释】 几日:几天。帘:帘帷,帐幕。绣球:指花球,古代妇女喜用之饰物。恹恹:形容倦怠无聊的样子。 浅红、轻白:浅淡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朵。爱天然:喜爱天成的美。 寂寞美人残梦悄:寂寞的人儿在梦中悄然离去。 懒布秋千:懒得去摆弄秋千。 芳事:美好的事物,这里指美人的容貌。 画栏边:指美人的居所。 七宝:指七种宝物,这里泛指珍贵的首饰。致:赠送。缠绵:情意深长。 恍惚:迷糊不清。玉环:指杨贵妃。诸姊妹
【诗句】 春几许,试问碧桃花。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烟和雨护窗纱。何处不流霞。 情何限,小阁月迷离。纸帐蓦惊清梦醒,啾啾翠羽落庭花。微雪掩琼葩。 【译文】 春天有多久,我试着询问那碧桃花。在竹林之外,一枝斜挂更娇美,被云雾和雨水保护着窗纱。什么地方都有美丽的霞光。 情感有多少,小阁上月光迷离。突然惊醒了清冷的梦,翠鸟的羽毛落在庭院的花儿上。微雪掩盖了花朵。 【注释】 1. 碧桃:一种植物
【诗句解读】 “长相忆,日盼竹边消息”:我日复一日地在竹林边盼望着你的消息。 “迢递关山人不识”:遥远的关山阻隔了我们的相识。 “生就菱枝无力”:我是生就的弱柳,没有力量支撑起自己。 “那更雪泥鸿迹”:更别说是鸿雁留下的足迹。 “一去雁鱼何寂寂”:你离去后,连大雁和鱼儿都显得格外寂静。 “暮云天际碧”:傍晚的云雾弥漫于天际,一片翠绿。 【译文】 我日复一日地在竹林边等待着你的音讯
【注释】 落花:指春花。 “谁家”二句:言亭馆的落寞。 “纷纷”三句:写落花随风飘舞,似无主之物。 含情鹦鹉:典出《汉书·外传》:“东方朔曰:‘鹦鹉能言,楼季解其语而杀之。’后遂以‘鹦鹉’喻被冤屈者。”又,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处借以比喻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抒写作者对落花的怜惜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上片写落花无言、随风飘舞
紫燕双飞,绿窗人静,回忆帘栊深住。 紫燕双双飞舞,窗户前绿意盎然,屋内人声寂静,仿佛可以听到那深深的回忆在帘栊之间徘徊。 任东风、剪不断万缕情丝,一声杜宇,催春归去。 任由春风轻轻吹拂,却无法剪断我心中的万缕情丝。一声杜鹃啼鸣,似乎在催促春天归去。 剩梨花、朱门深闭,怕别离情绪,比伤春更加十倍。 只剩下满地的梨花和深深的朱门,我害怕离别的情绪,会比伤春更加强烈十倍。 枨触年华成逝水,并作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