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涵烟水茫茫白。筠帘卷起如钩月。残梦忆庐陵。书灯冷画屏。
乱虫吟四壁。旅客愁应绝。独自倚栏干。宵深风露寒。

【赏析】

“窗涵烟水茫茫白。”起首两句写景,为全词的抒情做铺垫。诗人把窗户打开,让窗外的景物映入眼帘。窗外是一片茫茫的烟水,而窗内却是一片明亮的白光。“窗”是名词作动词,指推开窗户的动作;“含”是动词,指包含、包容的意思。“烟水茫茫白”,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象,给人以恬淡、闲适的感觉。“筠”(qín)是竹子的一种,这里指竹帘。这两句诗通过写景,表现了词人的闲情逸致。

“筠帘卷起如钩月。”第三句写帘子被卷起,月光射进来照在竹帘上,形成弯钩形,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筠帘”即竹帘,这里是指竹制的窗帘。“卷起”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动作,又描绘了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如钩月”也写出了月光的形状,使画面更加生动。“残梦忆庐陵。”第四句由眼前的美景引出往事回忆。庐陵(今江西吉安一带)曾是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庐陵的美好回忆和思念之情。“残梦”,指过去的回忆和梦境。“忆庐陵”,回忆在庐陵时的美好时光。

“乱虫吟四壁。”第五句写室内的情景。外面是一片宁静,但屋内却有许多虫子在乱叫。“乱虫”,指杂乱无序的虫子。这里的虫子在四壁上乱叫,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旅客愁应绝。”第六句写词人的心情。他独自一人坐在床边,看着这些乱糟糟的虫子,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忧愁。“旅客”,指外出游历的人。“愁应绝”,指忧愁应该消散了。这里的“愁应绝”与前面的“残梦”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独自倚栏干。宵深风露寒。”第七句写词人的行动。他一个人靠在栏杆上,看着夜色越来越深,风也越来越冷。“独自倚栏干”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孤独无助的状态。“风露寒”则写出了夜晚的寒冷气息,使人感到凄凉。

整首词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通过对窗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变化过程,从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到独自面对寂寞和忧伤。这种情感表达既细腻又深刻,让人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