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月挂圆团。
翘首云端。
绿梧阴覆小阑干。
坐爱清辉忘夜久,薄袂生寒。
好景与谁看。
独自盘桓。
紫薇花下露阑珊。
唯有素娥同不昧,天上人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情感的把握。解答时,需要结合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来分析。“碧月挂圆团”是说月亮如玉盘一样圆润而明亮;“翘首云端”是指抬头看到月亮从云层中冉冉升起,好像就要触碰到了天边;“绿梧阴覆小阑干”是说有绿色梧桐树的树荫遮盖了小栏杆,这里用“绿梧”写出了夏天夜晚的凉爽;“坐爱清辉忘夜久”是指沉醉在月光下,忘却了时间;“薄袂生寒”是指因为喜爱月光而感觉到衣袖有些寒冷;“好景与谁看”是说美景只能自己欣赏;“独自盘桓”是指独自一人漫步徘徊;“紫薇花下露阑珊”是指紫色的木槿花下露水沾湿了栏杆,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写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珍珠一般,美丽动人;“唯有素娥同不昧,天上人间”是说只有那美丽的嫦娥与我不欺骗,天上人间都如此明亮。最后一句是全诗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答案】

译文:

碧月当空挂,圆月如玉盘,皎洁明亮。

仰头看月亮升上天空,好似要触及天际。

绿叶成荫遮住栏杆,坐在这凉意袭人的夏夜里,久久地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

只喜欢这样的美景,能与谁一同欣赏呢?

独自漫步徘徊,独自欣赏美景,独自享受这美妙的时刻。

紫色木槿花下面,露水沾湿了栏杆,晶莹剔透,美丽动人。

只有那美丽的嫦娥与我心心相印,不会相互欺骗,天上人间都如此明亮。

赏析:

这首《浪淘沙·其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上阕以明月为引子,写自己对月的观照和感受。词人抬头仰望,只见皓月当空,皎洁如玉,光华夺目。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碧月挂圆团。”然后他俯身凝神观赏月色,只见它高悬于天空之上,犹如一块巨大的玉璧。他不禁又发出由衷的赞美:“翘首云端。”此时正值夏季,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浓密的树木遮住了栏杆,使人感到清凉宜人。在这样的夏夜中,词人沉浸在月色之中,久久不忍离去。于是,他脱口而出:“好景与谁看?”他心中明白,这样的美景,除了自己之外,恐怕再没有人能够欣赏得到。于是,词人便开始独自漫步。然而,词人独赏美景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消减。相反,他越发感到自己的孤单寂寞。于是,他又不禁发出了疑问:“独自盘桓。”“独自盘桓”既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也表现出了他对美景的无限留恋。接下来两句写词人来到紫薇树下。这时,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簇簇紫薇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宛如一片花海。同时,湖边的亭台楼阁也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明净。词人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然而,正当他沉醉不已之时,忽然发现露水已经沾湿了栏杆,晶莹剔透,美丽动人。此时,词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竟然忘记了时间。于是,他只好感叹道:“唯有素娥同不昧,天上人间。”这里的“素娥”指嫦娥,她陪伴着词人一起欣赏美景。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写词人独自漫步在月光下,直到东方渐白,才恋恋不舍地告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