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方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清江引·自为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清江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下面逐句释义并赏析: 1. 清江水色碧于苔,南客扁舟北渡来: - 清江:指长江流经之地的江水。 - 水色碧于苔:形容江水清澈碧绿,如同苔藓般翠绿。 - 南客扁舟北渡来:南方的游子乘船向北渡过江河。 - 注释:南客:指来自南方的人。扁舟:小船。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江水清澈
【注释】 关岭:指陇山。 纡徐逶迤:形容道路曲折盘旋。 峥嵘:高峻的样子。 肘凉:指关、陇地区,因形似人的手臂肘部而得名。 辅车相将:比喻唇齿相依的关系。 狡焉启疆:指羌族首领无弋爰剑起兵反抗汉王朝。 震惊我一方:指羌族的起义给汉朝带来了震动。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雄健之笔勾勒出陇山一带的险要地势,并借羌人起兵之事,写出了边关形势的严峻和对朝廷的忧虑。全诗写得气势磅礴,感情激昂。
【注释】 关陇平:关,指函谷关;陇,指陇山;平,指平定。关岭兀兀,关岭巍峨耸立;陇流潏潏,陇水奔流不息。彼泾启戎,那泾水开启了戎狄之门;乃蠢兹蟊贼,于是猖獗的盗匪蠢蠢欲动。为虺为蜥,像蛇一样蜿蜒蠕动;为螟为螣,像蝗虫一样到处肆虐。 昂首张臆,抬头翘尾,张着嘴,准备大吃一顿;助逆抗有德,帮助叛乱者对抗正义之人。如猬之集,像刺猬聚集在一起;如豨之突,像野猪冲撞过来。 【赏析】
关陇平 海涉河泾,言腾灞浐。秦山矗突,嵚崎陇坂。逾邠越凉,飞旓扬旆。 扶舆猗靡,云罕綷䌨。雍部阻长,敢惮痡瘏。式遏寇虐,以宁尔室家。 注释: 1. 关陇平:指平定关陇地区的叛乱。 2. 海涉河泾:指越过黄河、泾水。 3. 言腾灞浐:指渡过灞水和浐水。 4. 秦山:指秦岭山脉。 5. 嵚崎陇坂:指秦岭山脉陡峭险峻的地形。 6. 逾邠越凉:指越过邠州和凉州。 7. 飞旓扬旆:指飘扬旌旗。 8. 雍部
枯树 无复凌霄耸壑心,千寻落落卧幽岑。 敢将荣悴争时代,独与岩流共古今。 纵使帆来难近汉,便教斲就不堪琴。 南朝名士虽工赋,未解庄休意更深。 译文: 枯树 不再向往高耸入云的壮志雄心,如今只愿在深山中安然度日。 即使面临荣华富贵和衰败挫折,我也敢于与之竞争时代的交替。 我与岩石流水为伴,历经沧桑变迁而永恒不变。 即使远方的船帆难以接近,我也宁愿被砍伐制作成乐器也不愿屈服。
诗句解释及译文- 麻衣席帽满尘埃:描述了诗人穿着朴素的衣服,戴着帽子,周围充满了灰尘。这里的“麻衣”和“席帽”是简朴的装束,而“满尘埃”则描绘了诗人生活简朴、不图奢华的状态。 - 亲荷先皇衅沐来:这里“先皇”指的是皇帝,“衅沐”是指古代的一种礼仪,即帝王亲自为臣子洗头、理发。这表示诗人受到皇帝的恩宠和尊重。 - 敢道齐贤留异日:诗人自谦认为自己并不比他人优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理解全诗意思,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主题进行分析。“将至辰山寄勿庵子”是第一句,交代了诗人即将来到辰州(今湖南芷江)的辰山,寄给勿庵子;“知近幽人住”,表明自己与诗人的距离很近,知道这位幽居的人住在附近(靠近辰山);“溪流觉更清”,说明自己居住的地方离溪流很近,感觉溪水更加清澈(暗示勿庵子可能居住在山中);“偶随落花入”
琼树 琼树何曾见一枝,纷靡众草竞英蕤。 拟从骚客求兰佩,欲向灵妃问桂旗。 天上只疑星是石,人间枉泣墨非丝。 偶经抵鹊山前过,终古无端替玉悲。 注释: 1. 琼树何曾见一枝,纷靡众草竞英蕤:琼树从未见过,只是众草争相展示其美丽的枝叶。 2. 拟从骚客求兰佩,欲向灵妃问桂旗:我打算向屈原的《离骚》中的骚客求助,想要向他讨要兰花的佩饰,并向嫦娥的传说中灵妃询问桂树枝条的旗帜。 3. 天上只疑星是石
柳 雨中柳,烟雾缭绕,千万柔丝。秋来柳已憔悴,令人不胜悲。 译文:在雨中的柳树,烟雾缭绕,千万根柔丝。秋天的柳已经变得憔悴,让人感到悲伤。 注释:袅(niǎo)雨拖烟,形容雾气缠绕在柳树上的景象。万,表示数量之多。灵和殿,指皇家园林中的一座宫殿。何人曾到灵和殿,记得君王手种时,表达了对君王过去种树行为的怀念和赞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在秋雨中的美景
注释:泾原既已平定,群贼凶悍嚣张,延及旦夕。皇帝命令我为陇民移徙灾难。 皇帝命令我勇武,军队从西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