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茫茫,陇流汤汤。纡徐逶迤,峥嵘崄巇,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狡焉启疆,震惊我一方。

【注释】

关岭:指陇山。

纡徐逶迤:形容道路曲折盘旋。

峥嵘:高峻的样子。

肘凉:指关、陇地区,因形似人的手臂肘部而得名。

辅车相将:比喻唇齿相依的关系。

狡焉启疆:指羌族首领无弋爰剑起兵反抗汉王朝。

震惊我一方:指羌族的起义给汉朝带来了震动。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雄健之笔勾勒出陇山一带的险要地势,并借羌人起兵之事,写出了边关形势的严峻和对朝廷的忧虑。全诗写得气势磅礴,感情激昂。

“关岭茫茫,陇流汤汤”,开篇就从大处落笔,描绘出了陇山的雄伟景象。首句中的“茫茫”与次句中的“汤汤”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关岭”和“陇流”,用这两个词语来修饰陇山的雄伟,形象而富有力度。这两句诗不仅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也为整个作品定下了雄浑悲壮的基调。

“纡徐逶迤,峥嵘崄巇”,这句诗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陇山的道路弯曲、起伏、高低不平、险恶难行的特点,进一步烘托了陇山的险峻。这里的“纡徐”“逶迤”都是动词,用来描述道路的状态;“峥嵘”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山势的高峻;“崄巇”也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山路的险恶。

“面蜀肘凉,辅车相将”,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陇山的险峻,同时也暗示了汉朝和羌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面”是指面对的意思,“蜀”是指四川,“肘凉”是比喻羌族与汉朝之间的紧张关系。“辅车相将”则是指唇齿相依的关系,暗指羌族的反叛会给汉朝带来威胁。

“狡焉启疆,震惊我一方”,这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狡焉”是一个典故,指羌族首领无弋爰剑起兵反抗。无弋爰剑的起义给汉朝带来了震动,也使得边关形势变得严峻起来。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于边疆安危的关注和担忧。通过对陇山的描绘和羌族起义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的险峻和汉朝面临的危机。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人读后深感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