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和睦,有凫在藻。
既获贼师,如饥斯饱。
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或斧其吭,或截其膂。
贼穷见窘,无地自处。
注释:
海氛清其三:海氛,指海疆的敌患。
将士和睦,有凫在藻:士卒之间和睦相处,如同鱼儿在水草间畅游无忧。凫,大雁;藻,水中植物,比喻水草丛生之地。
既获贼师,如饥斯饱:一旦战胜了敌人,士兵们就像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一样感到十分满足和快乐。
或拔其角,或脱其距:有时拔出敌人的长矛(角),有时剥下敌人的铠甲。
或斧其吭,或截其膂:有的砍掉敌人的脖子(吭),有的砍断敌人的脊骨(膂)。
贼穷见窘,无地自处:敌人已经陷入绝境,无处可逃。
赏析:
这首诗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海鸟”一诗的序言。诗人通过描绘战争胜利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士兵英勇无畏、团结协作精神的赞美。
首句“海氛清其三”,意为海疆上的敌患已经被清除了三次(暗指多次征战)。次句“将士和睦,有凫在藻”,则描绘出一幅将士们和睦相处,如同鱼儿畅游于水草之中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士兵们的和谐与安宁。第三句“既获贼师,如饥斯饱”,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意指一旦战胜了敌人,士兵们便如同饥饿的人找到了食物一般,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
第四句“或拔其角,或脱其距”,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英勇善战的场景,他们时而拔出敌人的长矛,时而剥下敌人的铠甲。第五句“或斧其吭,或截其膂”,则是对前四句的进一步展开,意指他们不仅在战斗中勇猛无比,而且善于用各种手段来制服敌人。最后一句“贼穷见窘,无地自处”,则是对前面所有场景的总括与总结,意指敌人已经陷入了绝境,无法逃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忠诚、团结的士兵形象,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