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第一句:“云外笙簧拥碧霞,游人争看铁袈裟。” - 注释:“云外”,指寺庙位于云端之上。“笙簧”是古代管乐器,常用以演奏美妙的音乐。“碧霞”,形容云雾缭绕中天空的美景。“铁袈裟”是一种佛教中的法衣,常在重要仪式中使用。这里可能指僧人穿着特别的服装,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 - 译文:(站在寺庙之外)云外的笙簧声伴随着美丽的白云,吸引了众多争先恐后地欣赏那件独特的铁袈裟。 2
【诗句释义】 窗下平田细路分,樵歌几处远犹闻。 涛声夜落漳南树,山色晴分冀北云。 曲岸人家依紫蓼,衡门客到煮青芹。 无才合就穷途老,车马休惊白鹭群。 【译文】 窗下的田野小路细长如丝,几处打柴的人儿在远方歌唱。 夜半潮水声中漳南的树木,被波涛声笼罩显得更加宁静。 山色晴好与冀州相连,仿佛把云朵分割成两半。 小曲岸边人家傍着紫蓼,衡门的游人来了煮青芹。 没有才能只能走穷途末路,不要惊吓那些白鹭群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和思想主旨,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具体分析,任何一句诗句都不要脱离诗歌标题;最后用简洁的语言点出本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溪上”:指代作者自己。 【答案】 译文:昨晚微霜洒在院庭槐树间,水边我悠闲地登上万里台。两岸芦花飞起洁白的雪,午桥烟里一舟缓缓驶来
第一句:“汉畤秦原罢晓钟。” 注释:汉畤指汉代的都城,秦原指秦代的都城。罢,停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这里指的是停止敲打。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汉畤秦原两座古都城在晨曦中的宁静景象,钟声不再响起,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第二句:“黄绡牙轴市尘封。” 注释:黄绡指的是黄色的丝绸,牙轴指的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制笔杆,市尘封指的是市场上的尘土被封闭起来。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市场的景象
己丑生日 行歌何处问幽栖,滏口孤亭郡堞西。 渐觉悲欢从俗懒,漫将怀抱向人低。 惊猿莫讶频移树,羸马犹能惜障泥。 烽火近连冬未雪,每逢喧乐倍凄凄。 注释: 己丑日是古代纪年的干支之一,即农历正月初五,也就是阳历1月26日左右。这一天是作者的生日。 “行歌何处问幽栖”,意思是询问自己在哪里可以安心地唱歌。这里的“幽栖”指的是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滏口孤亭郡堞西”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灵岩寺 天畔灵岩已昔闻,石桥花雨正纷纭。 枫林乱掩浮图出,黛色遥从泰岳分。 古殿横阑迷赤箭,秋泉带叶下青云。 伊蒲会罢僧厨饭,倚杖看碑到日曛。 注释: 1. 天畔灵岩已昔闻:天边的灵岩寺已经听说了。 2. 石桥花雨正纷纭:石桥上的花雨正在纷纷扬扬地落下。 3. 枫林乱掩浮图出:枫林中的寺庙被树木遮蔽,显得有些凌乱。 4. 黛色遥从泰岳分:远处的泰山被黛色的山峰所分隔。 5
注释: 黄花谷:即黄华谷,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竹杖寻源入上方:指诗人手持竹杖,沿着山路寻找源头进入上方山。 满山槲叶晚苍苍:山上满是槲树,树叶在傍晚时分呈现出苍绿色。 乱碑零落游人少:乱石嶙峋的山路上,游客稀少,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影。 一道飞泉下夕阳:一条飞流直下的泉水从夕阳落下的地方流淌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上方山的壮丽景色
注释 1. 殿阁盘空界:描述殿阁楼台高耸入云,犹如空中的界域。 2. 镫香出绛霄:指灯焰升腾至高空,如同从天而降。 3. 到门诸念绝:进入山门后,所有的杂念都消散了。 4. 终夜百灵朝:整个夜晚,各种神灵都在朝拜。 5. 石闼驯双虎:在石制的门扉中,有两只猛虎驯服在那里。 6. 天风落皂雕:天空的风势猛烈,使得鸟兽都惊慌失色。 7. 玉浆如可待:如果玉浆能够等待
【注释】 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相传因怀伤不逢而作《九辩》。离:通“罹”,遭受。太液:即太液池,汉代宫中池名。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王维:《旧唐书》本传称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号为王、孟。”汗漫期:意谓悠闲自得之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宋玉和李贺等人的追慕之情。 首句说:风雨中常常想起宋玉的悲苦,他远离京城去到遥远的南方。宋玉在楚怀王时任左徒,曾三次出仕,又三次被免职,终不得志
日日秋阴命笋舆,故人天上落双鱼。 注释:天天下雨,天气阴暗,让人想起用竹轿去采春笋。天上的银河中有两条鱼儿,好像故友从天上掉下来。 荷花未老村醪熟,为道无闲作报书。 注释:荷花还未凋谢,家乡的美酒已经酿熟,为了回报朋友的好意,我必须抓紧时间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