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
【注释】 书室联:书房里的对联,上联是“学古之志未衰”,下联是“每日必拥书早起”。 干世之心已绝:干,意为追求;世,指世间;之心,即心。 无夕不饮酒高歌:无,表示没有;夕,表示晚上;饮,表示喝酒;高歌,表示大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奋学习的人的形象。他的学习热情和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使他在日复一日的读书中不断进步,同时也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和提升。他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注释】 门联:指对联,一种文学体裁,多用于装饰门户。 五伦:指五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大文章:指大的议论或文章。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赏析】 这首诗是一副对联,上下句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上联“真理学从五伦做起”意为:在研究真理时应该从五伦入手,五伦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等五种关系
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 汝从江右返,正当秋雁分。几时离却鄱阳水,衣裘尚带匡山云。 译文:你从江西回来,正好是秋天,雁阵排开如画。什么时候才能离开鄱阳湖水呢?你的衣衫上还带着匡山的云雾。 注释:江右:指江西省。汝从江右返:指你从江西回来。正:正是、正当。秋雁分:秋天的大雁南飞,成群结队地排列着,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几时离:什么时候才能离开。离却鄱阳水:即“离却鄱阳湖”。衣裘:衣服。带:带有。匡山云
岁晏 荆吴隔大江,风涛不可涉。 短衣凌荒岑,挂桨拨寒月。 玄云闭河梁,故人书久绝。 目招谁家儿,轻扬弄绮陌。 投我蛱蝶罗,系以双玉玦。 我畏不敢过,中途自改辙。 弱草披涧阴,梧桐峙高阙。 本非同根生,荣瘁应各别。 注释: 1. 这首诗是诗人在岁末时所作,表达了他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荆吴:指荆山和吴山,泛指江南地区。大江:长江。风涛:指江上波涛汹涌。涉:通过,横渡。 3. 荒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 - 注释: 北风昨晚吹过树木和荒野,雪片像手掌那么大。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景象。"北风"暗示着天气的寒冷,而"雪片"则形象地描述了雪花的大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南园老梅冻不开,饥乌啄落青苔上。 - 注释: 南园的老梅树枝冻僵无法开放,饥饿的乌鸦啄食着青苔。 - 赏析:
【诗句释义】 西风吹落叶,飒飒邯郸道。 秋天的风把树叶吹落,走在邯郸的路上(西风)。 邯郸兵火后,人家生白草。 战争结束后,百姓生活在荒草野地中(邯郸兵火)。 我闻邯郸全盛时,朱楼银烛光琉璃。 我曾听说,当邯郸最繁荣的时候,那里有朱红色的楼房、银色的灯火和琉璃瓦(邯郸全盛)。 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 美女们坐在窗边弹奏宝瑟琴,楼上骑着马的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岁晏亭亭西山云,万仞青芙蓉。 下临不测渊,土有太古松。 松顶巢黄鹤,渊中藏蛟龙。 蹑屐披云根,乱石翳蓊茸。 隔溪三五人,濯足吟疏风。 白发好容颜,无乃商山翁? 汉庭亦已出,书币凋淳蒙。 真隐自草木,岂贪世上功。 落日凌紫烟,挥手吾焉从。 注释与赏析: - 岁晏亭亭西山云:岁末时节,西山的云彩显得特别高远、飘渺。 - 万仞青芙蓉:形容山势极高
岁晏:一年将近结束。 岁晏百物息,草木随风沙:一年的将尽,万物都停止了生长,风吹过树林,沙尘飞扬。 松柏惨不舒,况彼园中花:松树和柏树枯萎了,不能舒展枝条,何况那些园中的花卉呢? 层阴昼萧条,微霰时复加:层层的阴云笼罩着白天,不时下起零星的雪花。 林中常鸣狐,屋上常鸣鸦:树林里经常听到狐狸的叫声,房屋顶上常有乌鸦在盘旋。 岂不思远游,负手还咨嗟:难道不想远离这荒凉之地,独自远行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然后仔细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第一句“女墙倒影下寒空”,写景。女墙:城墙上用来保护的矮墙;倒影,指水映在墙上的影子。寒空:指秋日的空旷天空。第二句“树杪飞桥渡远虹”。这两句是实写,写的是明湖上的飞虹和秋色中的雁鸣。“树杪”指树梢,“飞桥”指彩虹架在天上
燕京即事 探索古都历史韵味 1. 诗篇鉴赏 - 诗句解读 - 诗歌风格 - 艺术成就分析 2. 关键词注释 - “塞云宫月”意象 - 萧后妆楼描述与意义 - 池水换代象征与隐喻 3. 诗意赏析 - 意境构建 - 历史与现实联系 - 文化价值体现 4.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 诗作创作动机及灵感来源 - 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 5. 文学手法分析 - 比喻与拟人 - 修辞运用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