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落叶,飒飒邯郸道。邯郸兵火后,人家生白草。
我闻邯郸全盛时,朱楼银烛光琉璃。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
即今富贵皆安在,惟有西山青不改。不见游侠子,白日报仇饮都市。
亦不见垆边倡,华袿凤髻明月珰。旧城寥落荆榛里,楼台粉黛皆茫茫。
城边过客飞黄土,城上凭临日正午。照眉池畔落寒鸦,不信此地曾歌舞。
探鷇沙丘去不回,霸图消歇更堪哀。邯郸之人思旧德,至今犹上武灵台。
【诗句释义】
西风吹落叶,飒飒邯郸道。
秋天的风把树叶吹落,走在邯郸的路上(西风)。
邯郸兵火后,人家生白草。
战争结束后,百姓生活在荒草野地中(邯郸兵火)。
我闻邯郸全盛时,朱楼银烛光琉璃。
我曾听说,当邯郸最繁荣的时候,那里有朱红色的楼房、银色的灯火和琉璃瓦(邯郸全盛)。
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
美女们坐在窗边弹奏宝瑟琴,楼上骑着马的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用黄金做装饰(赵女临窗调宝瑟)。
即今富贵皆安在,惟有西山青不改。
如今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复存在了,只有西山的青山依旧不变(即今富贵皆安在)。
不见游侠子,白日报仇饮都市。
再也见不到那些游侠儿,他们白天拿着武器去报仇,现在只能在城市里喝酒消愁(不见游侠子)。
亦不见垆边倡,华袿凤髻明月珰。
也见不到酒垆边的妓女,她们戴着华丽的首饰,梳着凤凰一样的发髻,头上挂着明亮的月亮形耳环(亦不见垆边倡)。
旧城寥落荆榛里,楼台粉黛皆茫茫。
旧城的废墟长满了荆草和荆棘(旧城寥落荆榛里)。
城边过客飞黄土,城上凭临日正午。
城墙边上的行人正在飞奔,太阳正午时分照耀着大地(城边过客飞黄土)。
照眉池畔落寒鸦,不信此地曾歌舞。
在照眉池的旁边,一只只乌鸦落在寒冷的地方,不相信这里曾经有过歌舞(照眉池畔落寒鸦)。
探鷇沙丘去不回,霸图消歇更堪哀。
我去寻找沙丘古墓,发现它已经被人遗忘了,这更让人感到悲哀(探鷇沙丘去不回)。
邯郸之人思旧德,至今犹上武灵台。
邯郸的人还在思念着那位贤德的人,直到现在还登上武灵台怀念他(邯郸之人思旧德,至今犹上武灵台)。
赏析:
此诗为怀古诗。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出邯郸由盛转衰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对贤者的怀念之情。
首联“西风吹落叶,飒飒邯郸道。邯郸兵火后,人家生白草。”以秋风起,落叶飘散的景象开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诗人描述了战后荒凉的田野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颔联“我闻邯郸全盛时,朱楼银烛光琉璃。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回忆了赵国全盛时期的景象,那时的宫殿华丽壮观,女子们弹奏着美妙的琴声,男人们骑着骏马在街头驰骋(赵女临窗调宝瑟,楼前走马黄金羁)。
颈联“即今富贵皆安在,惟有西山青不改。”则直接转入现实,感慨如今的富贵都已消失,唯有那西山依然绿意盎然。这一转折既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今富贵皆安在)。
尾联“不见游侠子,白日报仇饮都市。亦不见垆边倡,华袿凤髻明月珰。”诗人继续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现状,游侠不再出现,他们在白日里挥刀报仇,而酒肆里的妓女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游侠子白日报仇饮都市;亦不见垆边倡),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悲凉。
最后二句“旧城寥落荆榛里,城上凭临日正午。照眉池畔落寒鸦,不信此地曾歌舞。”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昔日的旧城,只见废墟之上长满杂草,城楼上的人们正对着太阳(城上凭临日正午);在照眉池的旁边,一只只乌鸦落在寒冷的地方,仿佛不相信这里曾经有过歌舞。
整首诗通过对邯郸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