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何处问幽栖,滏口孤亭郡堞西。
渐觉悲欢从俗懒,漫将怀抱向人低。
惊猿莫讶频移树,羸马犹能惜障泥。
烽火近连冬未雪,每逢喧乐倍凄凄。

己丑生日

行歌何处问幽栖,滏口孤亭郡堞西。

渐觉悲欢从俗懒,漫将怀抱向人低。

惊猿莫讶频移树,羸马犹能惜障泥。

烽火近连冬未雪,每逢喧乐倍凄凄。

注释:

己丑日是古代纪年的干支之一,即农历正月初五,也就是阳历1月26日左右。这一天是作者的生日。

“行歌何处问幽栖”,意思是询问自己在哪里可以安心地唱歌。这里的“幽栖”指的是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滏口孤亭郡堞西”,滏口是指滏县的水源,孤亭是一座孤独的亭子,郡堞是指郡城的城墙。这些景物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展现了他所处的环境。

“渐觉悲欢从俗懒,漫将怀抱向人低”,意思是渐渐地感到自己的悲欢之情都与世俗脱节,因此变得懒惰起来,不再像以往那样主动追求名利。而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人倾诉,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

“惊猿莫讶频移树,羸马犹能惜障泥”,意思是不要惊讶于猴子因为频繁移动树木而惊慌失措,也不要嘲笑那些瘦弱的马因为珍惜着缰绳上的泥巴而不去奔跑。这两句话通过动物的形象来比喻人们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行为的讽刺和批评。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烟火。近:接近,这里指临近。冬未雪:冬天还没有下雪。喧乐:热闹的场面。凄凄:凄凉的样子。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己丑年(公元809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整首诗以“己丑生日”为题,通过对山水、动物和人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